进口原油“中国定价”正当其时
发布日期:2018-02-12 07:49:10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符慕欣 编辑:晴阴

  原油价格生成远比蔬菜复杂,基本原理却相通,但前提条件是中国必须拥有定价权,而定价权只能通过建立中国自己的原油期货交易市场开始,这就是设立中国版原油期货交易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之所倚。

  经过长时间的外围尝试、规则配套建设和多轮仿真交易,中国进口原油价格由“中国定价”的日子终于盼来了。上周五证监会宣布,中国版原油期货交易定于下月26日在上海国际能源交易中心正式开市。这是中国参与和争夺国际原油定价权所铸就的一道里程碑。

  人们都认可原油是仅次于粮食、关乎国家经济与国防安全的战略物资,人们都知晓中国乃全球第一原油进口国,但很多人也许并不知晓,中国这个世界最大原油买家,长期缺乏进口原油的定价权。

  人们到菜场买菜,买一把菜与买一筐菜的价格是不一样的。前者的菜价通常由卖家说了算,后者的菜价买卖双方可讨价还价。在国际原油市场早已成为买方市场现状下,如果卖者不肯降价,买者就拥有较大选择余地。原油价格生成远比蔬菜复杂,基本原理却相通,但前提条件是中国必须拥有定价权,而定价权只能通过建立中国自己的原油期货交易市场开始,这就是设立中国版原油期货交易的现实意义和长远价值之所倚。

  截至去年底,中国私家车保有量已超过3亿辆,汽柴油消费量世界第二,可多数私家车主浑然不觉的是,因为长期缺乏国际原油交易的中国定价权,我们每年多花的直接冤枉钱高达20亿美元。间接的冤枉钱虽无从定量计算,但实际损失尤其是强制性美元计价所支付的大额结算手续费以及换汇费,所生成的“外部性盘剥”更令人痛心。

  羊毛只能出在羊身上,这些冤枉钱最终都得由亿万私家车主及各类用油企业埋单。而且用油企业所平添的用油成本,最终都反映到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上,也得全部由国内消费者隐性买单。建立世界性的中国版原油期货市场,形成国际原油的“中国定价”,关乎所有中国民众的切身利益。

  眼下,全球有12家原油期货交易市场,老牌的纽(约)交所和伦(敦)交所,占据了全球97%的原油期货份额。建立中国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绝不只为了争夺中国定价权,也不只局限于少花和不花冤枉钱,而是争取中国本该得到的由“中国定价”所溢出的一揽子综合性收益:

  其一,利用期货交易之保值套利功能,规避乃至利用国际油价过大波动而少买“现油”多买“期油”,通过“高抛低吸”,既避免价格损失又获取套利收益。

  其二,利用国际巨量炒油资本帮助中国变相储油。目前,国内石油储备(可用35天)只有发达国家1/3,增加战略储备,一要巨量资金,二要新建储油设施。由于中国系最大原油买家,期货交易在上海开市后,不怕国际大炒家不来淘金逐利,为此,国际大油商只能在中国建立“期油”交割仓储。一旦国际油市因产油国政局动荡出现大震荡甚至爆发战争,国际油商在中国境内的储油,将使中国“近水楼台先得月”。

  其三,“纽约油”和“伦敦油”皆用美元结算,“上海油”用人民币结算,这有助于刺激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继续提升人民币通过纳入SDR篮子所形成的国际货币之地位。国内各类进口油商,由此可规避美元汇率波动带来的进价损失。

  综上所及,难免有国人产生疑问:既然如此,开辟中国期油交易的好事为何拖到今天才做?其实,中国政府一点都不保守,早在25年前就尝试过“上海油”的期货交易,后因交易大环境不具备、尝试过于超前,造成油价波动过大而叫停。如今,中国资本市场从容量到交易经验今非昔比,对国际资本驾驭监管能力大大增强,从容推出“上海油”正当其时。

  当然,打破美英定价权垄断,建立中国定价权得有个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但以“上海油”开市为新起点,假以时日,中国还将择机争夺铁矿砂、天然气和液化气的全球定价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