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急救乏力的状况应该得到改善
发布日期:2019-12-03 14:23:28 来源:南方都市报 作者:南都社论 编辑:擎

  近期,有多起发生在公共场所的急救事件引发了舆论的普遍关注。首先是11月19日从广州飞往纽约的南航CZ399航班上,一位男性患者在飞机上发生急性尿潴留,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张红医生在参与抢救中,迫于设备不足,只得用嘴为患者吸尿800毫升,最终挽救了患者的生命。

  另一则事件则引发了更广泛的讨论。11月27日凌晨,台湾演员高以翔在录制浙江卫视的综艺节目《追我吧》时,突发心脏病晕倒,最终因为抢救不及时而去世。由于节目录制现场所配备的急救人员和急救设备都出现明显短缺,使得针对高以翔的抢救过程混乱、迟滞,由此引发了大量关注者的质疑。

  事实上,公共场所的急救设备短缺,急救人员缺失问题,并非仅仅出现在航班、知名综艺节目录制现场,在社区、学校、商场、地铁、车站、火车站等场所,也经常出现类似紧急情况。只不过,因为这些场所没有激起更大范围的新闻响应,所以被人们忽略了。伴随着整个社会流动性的不断增加,伴随着中国社会老龄化的加剧,在非医疗场合出现身体险情的现象将会越来越多。为了拯救更多的生命,为了争夺“黄金救援时间”,相应的急救措施理应获得提升。

  广州和海口的两位医生自告奋勇为急症患者救治,最终因为医生采取了吸尿措施,挽救了患者生命,从而引发了一片掌声。但是,这样的结果却并非完美,在该起救治过程中,航空公司是失职的,因为飞机急救箱内没有注射器、针头和导尿管。而从国际民航组织有关文件的规定来看,对批准载运100名以上乘客和航段长度超过2小时的飞机,必须配备一个医疗箱,而这个医药箱的配置中是包含注射器、针头和导尿管等设备的。

  对于大型长途航班飞机来说,除了基本的急救物品,还应该配备除颤器AED以应对心脏骤停,配备产包以应对孕妇急产。尤其是AED,假如浙江卫视在录制现场配备了该设备,那么高以翔就很可能有不一样的结果。类似的,在很多公共场合,一些心脏骤停的人,如果能够得到AED的协助救治,也会获得更高的生存几率。

  在中心城市,公共场合配备AED的呼声越来越高。据介绍,从今年开始,北京将利用3年时间在重要的公共场所按照标准配置AED自动体外除颤器。此外,通过网络建设,谁用了AED,120指挥调度中心就能立刻收到信息,同时可就近派出救护车。可以预见,北京的做法将成为一面旗帜,各地也会纷纷跟进效仿。

  然而,如果只是单方面加大AED、急救箱等急救设备的普及,而忽略对急救人员的培训,可能是有欠缺的。例如,在2015年8月16日,解放军301医院脊柱外科主任张永刚在北京首都机场心脏骤停,配备在首都机场的AED虽然近在咫尺,但却因为附近没有人会使用AED,人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张永刚离世。

  所以,在学校、公共部门、社会团体乃至私人企业开设急救课程,让更多的人学习如何使用AED设备,如何进行心肺复苏,并持续性地加强急救方法的练习,是很有必要的。从政府的卫生健康规划,到学校、机构的日常教学、工作安排,融入防灾减灾、急救逃生的课程,都是提升国民健康指数的不可或缺的环节。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