薅消费券“羊毛”,亏你下得了手
发布日期:2020-05-20 15:37:23 来源:东方网 作者:何勇海 编辑:藤井树

  近期,多地采取消费券补贴方式促进消费回暖,但“新华视点”记者调查发现,伴随抢券热潮,一些“羊毛党”利用监管、技术漏洞,将消费券套现、交易,获取利益。目前,这一现象已经引起监管部门警惕,多地正不断完善消费券使用办法。郑州等地针对这类现象发布通告称,将追究消费券套现者的相关法律责任。

  薅消费券“羊毛”,亏你下得了手!全国许多地方在疫情之下推行消费券,统筹了地方财政资金和社会资金,主要目的就在于刺激消费、增强市场经济活力。当这样的消费券被套现和交易,刺激消费、增强市场经济活力的政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同时会给地方财政、社会资金造成经济损失。

  一些地方推出的消费券,还具有让利于民、扶危济贫的功能——帮助受疫情冲击严重的人群,以较优惠的价格买到自己所需的商品;帮助抗风险能力较差的中小商家吸引消费人流,以渡过难关。当特殊人群对这种性质的消费券“一券难求”时,一些“羊毛党”却可以轻松拥有,并利用消费券实现“0成本赚钱”,何谈让利于民、扶危济贫?对薅消费券“羊毛”的行为必须坚决打击、毫不手软。

  那么,消费券是如何被套现的?据报道,一种方式是和商家勾结变现。比如一张消费券为10元,套现者找到合作商家,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向商家支付30元,加上10元消费券,商家实际收到40元,当场返还35到38元现金,剩余2到5元作为商家收取的套现手续费。因此,相关部门要严管参与消费券行动的商家,及时跟进,加强对非正常交易记录的筛查,比如小店铺使用大数额消费券,对有套现行为的商家实施处罚、取消合作资格,不给予消费补贴资金。

  除了和商家勾结,一些“羊毛党”还将消费券以票面价值5折到6折的价格转卖给他人获利。这种交易往往发生于二手交易平台、贴吧网站。相关部门应严管这些网络平台,严禁通过社交软件、网络平台等渠道,发布、传播套现消费券等违法信息。敦促各平台及时将套现消费券等违法信息下架,并封禁相关网店。平台若监管处置不力,应付出相应代价。

  相关部门与平台应以技术手段完善消费券发行,不断升级技术监测和风险防控。据报道,在消费券发放时,“羊毛党”利用技术手段可以实现囤券:有人写程序、开外挂抢券;有人通过虚拟IP地址或虚拟定位,绕开消费券领取的地域限制,在全国范围内组团抢券。这就为消费券套现和交易创造了条件,试想,普通人一次能持有的消费券仅四五张,总共仅有几十元,套现价值并不大。“技术黄牛”才是最该防范的,打击“技术黄牛”更需技术手段支撑。

  总之,打击消费券被套现和交易需多措并举。据初步统计,疫情发生以来,国内已有28个省份、170多个地市统筹地方政府和社会资金,累计发放消费券达190多亿元。必须千方百计保障这笔巨款真正用于聚集商业人气、增强市场信心、提振消费动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