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与奖励“脱钩”是一大步
发布日期:2020-08-04 15:19:34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王庆峰 编辑:藤井树

  科技部、自然基金委日前在官网发布通知: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任务承担单位要科学、理性看待学术论文,注重论文质量和水平,不将论文发表数量、影响因子等与奖励奖金挂钩,不使用国家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专项资金奖励论文发表。

  中科院院士、南京大学校长吕建曾将我国科技发展问题总结为“一对矛盾”“两个软肋”。一对矛盾是指:我国的论文数、论文引用数、专利数等在世界上名列前茅,但创新能力却处在二十位左右;两个软肋是指: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鲜有诺贝尔奖获得者。这个总结非常精辟,也直接指出了问题所在——“唯论文”的评价方式,已经严重不合时宜、有待纠偏。

  “唯论文”,指的是“SCI至上”“论文崇拜”,以论文数量、被引次数、高被引论文、影响因子作为评价学术水平、进行资源分配的唯一指标。然而,论文数量多不等于水平高;被引次数多,只能说明受关注度高,不直接说明价值大;此外,论文也不适用评价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等工作。凡事都“唯论文”,容易导致科研行为“功利化”“浮躁化”,大家为了发论文而写论文。如今备受诟病的学术造假、论文买卖等现象,不就是“唯论文”的直接后果吗?

  从这个意义上说,破除“唯论文”倾向,就是为了去除科技创新中的“学术泡沫”,塑造踏实创新的科研范围。这也符合改革科技评价制度提出的方向。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如《关于全面加强基础科学研究的若干意见》《关于深化项目评审、人才评价、机构评估改革的意见》,都明确提出破除“五唯”。今年3月份,教育部干脆提出了“高校取消SCI奖励”。这次科技部提出将论文和奖励奖金“脱钩”,是在“破”方面往前迈了一大步。

  “破”很难,“立”更难。破除“唯论文”倾向之后,坊间难免有一种担忧:如果没有了“硬杠杠”,科技评价以什么为标准?会不会出现“跑关系”“走后门”等现象?其实,相关部门反对的是把论文作为“唯一”,而不是说它不重要了。实事求是讲,在衡量科技创新、学术成就,进行人才评价、职称评定等方面,论文仍然具有不可取代的价值。“破”得坚决之后,更要“立”好新规,鼓励创新活动从追求数量转变为追求质量,杜绝跟风、作假等功利行为。

  首先要做到分类评价。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创新规律不同,决定了它们的评价方式应各有侧重,基础研究适合论文评价,应用研究则有明显的结果导向,技术创新与市场关联度更高,可以适当拓宽维度。其次要完善同行评议。一个研究好不好,同行更有发言权。要通过双盲评议与公开评审有机结合,引导同行发表负责任的专业判断。再次,推行长周期代表作制度。对一些“慢研究”“深研究”和“冷研究”,应该着眼于长远周期,判断作者水平。

  科技评价要回归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本源,就要把科技人员从不合理的评价体制中解放出来。将论文和奖励奖金“脱钩”之后,期待新的评价体系能因“类”制宜,优化学术生态。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