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降至1000万内”须思成因
发布日期:2022-01-26 11:48:58 来源:东方网 作者:梁伟 编辑:藤井树

  根据公安部发布的《二〇二一年全国姓名报告》,截至2021年12月31日,2021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887.3万。而此前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2020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003.5万。截至2019年12月31日,2019年出生并已经到公安机关进行户籍登记的新生儿共1179万。

  最近两年来,有关人口统计的话题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而近日从国家官方公布数据来看,自2019年至2021年,新生儿人数呈逐年下降趋势。对此,就这一社会现象,无论从何角度,从何层面,都有必要研究一番,细思成因。

  此前,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长杨金瑞曾表示,“十三五”时期20-34岁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2021年相比2020年减少了473万,较大程度上,这是带动出生人口数量下降的重要因素。另外,当下90后、00后作为新的婚育主体,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而“婚育推迟”进一步增加了女性终身不婚的可能性,从而也很大程度上抑制了生育水平。

  按理讲,国家全面放开二孩三孩生育政策之后,新生儿出生率应该有所上升才对,可“生育旺盛期妇女年均减少340万”“90后、00后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这一系列数据和信息却给人极大的视觉冲击感。由此,不得不引出一个话题,为什么国家生育政策一直在放宽,可年轻人的生育欲望却一直在降低,进而使得新生儿出生率逐年下降呢?

  这就不能不正视90后、00后婚育推迟现象背后的成因问题。时下,由于90后、00后大都成长和工作在城镇,受教育年限更长,面临的就业竞争压力也更大,也进而某种程度上使得他们的婚育思想愈发多元化。一方面,他们中的很多人并不认为生孩子是人生的“必选项”和“必答题”;另一方面,现实诸多生活成本的增多以及压力因素的增大,也导致数量可观的人群萌发“婚而不育”观念,对生孩子或多生孩子望而生畏。

  实事求是地讲,对个体来说,生不生孩子或者生多少孩子,这是个人最基本的自由与权利,他人不该过多干涉,也应充分尊重。毕竟,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选择权还是在自己手里,选择每条路的结果还是要自己来承受。但毋庸置疑,90后、00后婚育推迟现象十分突出,新生儿出生率下降,长此以往,对整个社会来说,还是有较大影响的,这的确是一个值得警惕的现实问题。

  众所周知,中国经济能在短短40年时间内实现迅速腾飞,其最重要的客观“比较优势”之一,就是基于庞大人口基数所产生的“人口红利”。而以90后、00后为婚育主体的人群推迟婚育,一定程度上会让这个“比较优势”有所丧失,这个“人口红利”有所失色,也进而意味着在国家经济崛起中扮演着不可或缺重要角色的廉价劳动力会逐步呈现“退场”效应。更何况,当前随着人口老龄化社会的到来,不得不重视生育率问题,若是生育率达不到一定水平,势必会给社会的发展带来一些隐患。

  鉴于此,新生儿出生率下降所折射出的90后、00后婚育推迟现象,着实是个社会问题。从这一角度出发,诚然要尊重每一个个体的婚育选择,但政府有关部门也要有“居安思危”和“高瞻远瞩”的思想应对和积极行动,要坚持用生育激励机制和政策导向来纾解现实问题,配套措施做深做细做实,以此来更好地应对所可能引发的老龄化社会到来等种种社会现实问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