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优化“一核五沿”生产力布局 老工业城市谋转型
发布日期:2019-09-19 14:40:57 来源:人民网 作者:闫峰 王正喜 编辑:藤井树

  近日,江苏徐州等8个地区入围第二批国家老工业城市和资源型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建设周期为2019至2021年。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徐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纳入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园区。从“一城煤灰半城土”到“一城青山半城湖”,下一步,徐州将如何建设示范区,如何释放示范区获批建设政策效应?

  据徐州市发改委介绍,徐州建设国家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在空间布局上提出了优化“一核、五沿”的生产力空间布局。“一核”即强化都市核心区辐射带动,“五沿”即做优沿东陇海线产业质态、深化沿徐济通道产业转型、丰富沿徐宿通道产业内涵、加强沿京杭运河产业联动、突出沿黄河故道示范带动。

  示范区建设明确了7个方面的重点任务:构建特色现代产业体系方面,到2025年形成“255”产业集群,建成制造业强市、现代服务业强市和现代农业强市。深化改革服务实体经济方面,通过改革创新,优化关键领域要素供给。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方面,打造具有区域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创新网络。加快建设区域中心城市方面,围绕建设淮海经济区经济、商贸物流、金融服务、科教文化“四个中心”,持续提升国家综合交通枢纽能级,完善城市功能设施,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科技创新引领转型升级。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化产业科技创新主引擎,大力构筑产业科技创新平台,建立特色鲜明的创新创业生态系统,打造具有区域较强吸引力和影响力的创新网络。生态优先推动绿色发展方面,加快建设国家无废城市试点、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城市、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城市,进一步擦亮“一城青山半城湖”金字招牌。双向开放拓展发展空间方面,高标准规划建设淮海国际陆港,同步抓好徐州综保区运营和中欧班列江苏汇集点、河海联运平台、国际邮件互换局建设,创建国家级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打造“一带一路”高水平产业集聚区、经贸合作高地和江苏省向西开放门户。深入推进国家示范试点方面,统筹推进徐州市承担的国家资源枯竭城市转型发展、城区老工业区搬迁改造、独立工矿区改造搬迁、采煤沉陷区综合治理等试点任务,打造一批示范工程,形成一批可参考、可复制的模板和范例。

  按照2020年和2025年两个时间节点,徐州从总体上和产业发展、科技创新、双向开放、园区承载、人民幸福、市场开放等6个维度提出定性和定量目标,按照国家评估指标和打造“三大样板”目标,提出2套指标体系。力争到2025年,将徐州打造成为区域重要的经济增长极。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示范区建设的重点在于园区建设,两个园区将成为示范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主阵地。徐州经济技术开发区重点培育高端装备与智能制造、新能源新材料、集成电路及ICT、现代服务业4个千亿级产业,生物技术和新医药、节能环保技术2个500亿级产业,构建“4+2”现代产业体系,力争2020年跻身全国开发区前30位。徐州高新技术开发区重点培育安全科技和汽车及零部件、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一特三主”产业,着力建设安全科技产业园、电子信息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传感器产业园等产业载体,打造全市创新创业的活力区,力争2020年跻身全国高新区前40位。

  示范区计划2019年到2021年在传统支柱产业提升、新兴产业培育、基础设施建设、公共服务平台和创新能力提升等四个领域滚动实施7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约1770亿元,其中两个示范园区共实施项目47个,总投资约1280亿元。与此同时,沛县、邳州、新沂等14个重点园区还将提档升级,打造一批专业化特色园区和南北共建园区、产业合作示范区,形成“2+14+N”产业转型升级园区体系。

  据介绍,徐州是江苏省唯一肩负国家老工业城市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双重任务的地区。新中国成立以后,徐州靠煤炭资源“起家”,曾被誉为“百里煤海”。鼎盛时期,徐州为江苏全省贡献80%以上的煤炭、60%以上的电力、40%以上的钢铁建材。但与此同时,长期的煤炭开采和重化工业建设,也给徐州带来满目疮痍的沉陷区、“一城煤灰半城土”的环境污染、诸多社会民生问题。

  进入新世纪,徐州和众多老工业基地和资源型城市一样,走到了必须转型发展的历史关口。在国家和江苏省的长期政策支持下,徐州抓产业转型、城市转型、生态转型和社会转型,产业发展实现了由低端到中高端的凤凰涅磐,城市形象实现了向“一城青山半城湖” 的华丽转身,人民生活实现了从基本达小康向全面奔小康的幸福迈进,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徐州特色和普遍示范意义的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之路。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