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澳台如何读中国历史?
发布日期:2016-12-05 11:59:41 来源:联合早报网 作者:易锐民 编辑:胡成钦

  香港政务司长林郑月娥日前在一场论坛上演讲至尾声时哽咽地说:“近年社会出现一点情况,令大家很担心、关心,甚至痛心,甚或有些人会灰心。我相信,只要我们仍然热爱这个城市,我刚才所讲的(香港)新愿景,仍然是可望、可及。”这并非被形容为“好打得”(粤语,形容顽强)的林郑司长首次哽咽,不过结合到她的事先声明:“演讲并非行政长官选举的竞选纲领,而是服务政府36年公务员的肺腑之言”,她的这番“临别赠言”,就很值得港人反思。

  近数年经历了“占中”、政改被否决、旺角骚乱、以及“宣誓风波”后,无论是否关心香港的人,都会认同“香港生病了”。许多人都在找药方,而其中一个病源被指为:“港青不读中国历史,以致缺乏国家认同感”。其实,不单港青不读中国历史成为近期热门话题,澳门和台湾也在热议:到底应如何读中国历史?因为,如何读中史,已不是一般的教育问题,而是关乎现实的切身利益。

  香港立法会11月中通过了由民建联议员张国钧提出的无约束力议案:规定初中中史独立成科;也通过新民党主席叶刘淑仪的修正案,要求加强教授中国经史子集和其他经典文学著作的重要性。澳门特首崔世安则在施政报告答问大会上正式公布:澳门中学生将于2019至2020年度,全面使用由澳门教青局与大陆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共同编写的中史科专用教材。

  日前,在中评讯社举办的台北论坛上,与会者认为,中华文化从台湾抽离的情况已日趋严重;台湾年轻人对于整个中国的历史脉络、文化脉络、思想脉络理解的程度,一年不如一年。正当大陆在国际崛起,影响力愈来愈大之际,无论香港、澳门和台湾,都在同一时间面对“如何读中史”的问题。

  笔者自小喜欢学习中史,关键是就读的爱国学校老师水平高,不但教学方法生动有趣,而且经常借古喻今。当然,文革期间中史学习也受到一定影响,老师将“海瑞罢官”等内容搞得有点胡涂。读历史不是“读死书”,这一科没有标准答案,若用不同方法去研究考证,结论会截然不同。当中的关键就在于答题者站在什么立场。

  经过五年中学的中史学习后,笔者没有感觉“被洗脑”,今天面对中国政府施政失误、贪腐,照样狠批,有时还会被“愤青”读者来电邮警告一番。但读过中史后,笔者对国家的认同感相当高,起码会自称“中国的香港人”。

  北京和港府当前最担心的是,“港独”思潮在青年学生中不断蔓延。一些所谓的“港独分子”直接表明“不喜欢共产党”;坚持“不想香港成为大陆的一部分”;而且“香港九七回归没有问过我,所以要争取本土民主自决”。其实,他们的主张跟中史没关系,只反映了他们的政治偏见。患上“港独病”的港青,许多都在香港回归后才出生,因此,国民教育、甚至是中史教育不到位,才是根源。

  至于澳门有部分人对当局使用大陆教材教授中史有意见,担心学生“被洗脑”,则是杞人忧天,就算文革等内容不纳入有关教科书,学生难道不会在网络世界找到相关资料吗?

  台湾的情况跟港、澳不同,当地没有“一国两制”,两岸关系错综复杂。不过,台湾中央研究院仍在汉学界享有崇高的地位,只是在后来本土史学兴起后才纷纷去研究台湾史。

  “末代港督”彭定康近日访港期间,虽狠批“831决定”和“人大释法”,让北京不快;但他同时明确指出“港独”没有可能。他这番表达虽然是两面不讨好,但起码是看懂历史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