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北京9月29日讯(记者 冯其予)商务部当天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知识产权保护和营商环境建设情况。全国打击侵权假冒工作领导办公室柴海涛副主任在会上指出,中国始终以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同时也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防范和制止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柴海涛强调,中国对内外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没有任何一部法律强制外国投资者转让技术。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致力于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在市场便利化方面,自2016年10月起在全国范围实施负面清单管理,96%的外商投资实行备案管理。截至2017年6月,国务院部门取消和下放了40%以上的行政审批事项,非行政许可审批彻底终结。商事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多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和“先照后证”改革取得重大进展,严格落实了注册资本认缴登记制。中国还积极参与全球贸易投资自由化进程,推动多方达成《贸易便利化协定》,并率先完成国内审批。
在对外开放度方面,近3年2次修订《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将限制性措施由180条减少到63条。大幅度放宽外资准入领域或取消外资准入限制,外商投资企业和内资企业同等适用“中国制造2025”战略政策措施。推进新能源汽车制造、船舶设计、支线和通用飞机维修、演出经纪、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等领域对外开放,明确了时间表和路线图。中国对内外资一视同仁、平等对待,没有任何一部法律强制外国投资者转让技术。外资企业分享了中国经济发展成果,也为中国经济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截至目前,中国已加入了《保护工业产权巴黎公约》、《保护文学和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等近20个国际公约,广泛参与知识产权议题磋商,积极履行国际义务。近年来,积极推进中美对话,签署了《中美知识产权合作项目框架协议》,开展了一系列交流活动;大力推动中欧交流,中欧地理标志合作与保护协定谈判取得重大进展。公安、海关等部门积极开展跨境联合执法行动。公安部连续多年主导国际刑警组织“真实”行动,破获各类案件数百起。2016年,中国海关与美欧俄日韩等国海关开展了7次联合执法行动,查获侵权商品10万余件。
柴海涛表示,中国将坚持统筹兼顾,实行严格的知识产权保护,始终以开放的态度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同时也将按照国际通行规则,防范和制止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既保护好知识产权权利人的利益,又要让创新成果更好地增进全人类的福祉。中国坚决反对个别国家采取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的做法,将继续全方位加强营商环境建设,打造开放透明、一视同仁的市场环境,有效维护多边贸易体制,认真遵守多边规则,促进全球经济繁荣发展。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