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闭幕的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会议决定: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然而政策放开了,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却没有跟上。“养娃”成本高,基础教育优质资源短缺,高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等问题让许多想生二胎的家庭忧虑重重。对此我在2015年最新出版的《我们离幸福还有多远》一书中,对此话题进行了相近的分析,现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
一、二胎你还“养得起吗”
早在2013年开放“单独二胎”的政策时,就有八成网友表示希望“生二孩”又恐“养不起”。以广州市一个中产阶级家庭为例,养育一个孩子,出生前需花费2-3.5万;孩子0-3岁阶段需花费9-27万;幼儿阶段需花费10-20万;小学阶段,如果就读公办小学,加上辅导班、兴趣班的费用至少要9万元,如果读民办小学,将约有20万开支;中学阶段需花费8-45万;大学阶段需花费约15万,如果供孩子出国留学则需花费80万甚至更多。一共68-230万左右的开支还未考虑通货膨胀和学区房购买。所以说,虽然全面开放了二胎,但面对如此高昂的“养娃”成本,许多家庭难以付诸行动。
二、幼儿园有“多危险”你知道吗
不仅有教育成本高,还有教育资源分配不均、教育有失公平的问题。我们先来看看学前教育。同样以数据来说话,到底我们的学前教育出了什么问题。根据教育部2012年数据,全国共有幼儿园18万所,我把它分成三类:第一类是有权人的子女读的,第二类是有钱人的子女读的,第三类是没权没钱的人的子女读的。
全面放开二胎,你还敢生吗?
民营、公立幼儿园比重。在18万所幼儿园当中,民营幼儿园12.5万所,约占70%,剩下约30% 是公立的。有哪些公立幼儿园呢,比如市委、市政府的幼儿园,区委、区政府的幼儿园,各部委的幼儿园,等等。这些公立幼儿园招生都是以公务员的子女为主体。当然如果你不是公务员又想去上的话,那就要看家长自己的本事了。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9年义务教育,幼儿园的学前教育是不属于义务教育的,所以我们老百姓的孩子上幼儿园是要交学费的。但这30% 的公立幼儿园是享受国家财政补贴的,政府关于学前教育的拨款只拨到这30% 的公立幼儿园身上。因此它们经费充足,各方面条件都是第一流的,有的幼儿园连马桶都是进口的。在全国范围内爆发了这么多幼儿园安全事故或丑闻,没有一个是公立幼儿园的。
除此之外,还有一种数量很少的贵族幼儿园,或者叫做高档私立幼儿园。这些幼儿园每个月学费上万元,宫廷式建筑,五星级厨师,请老外来教英语,各种兴趣班等等,搞得非常豪华。当然我对这类幼儿园没有任何的批评,因为有钱的父母愿意花这个钱,市场有这个需求,当然也有人愿意提供这个供给,因此也是无可厚非的。
出事的幼儿园既不是公立幼儿园,也不是这种高端的贵族幼儿园,而是中低端的民营幼儿园。这些幼儿园的现状是怎样的呢?相互之间竞争非常激烈,很多幼儿园招收学生人数不足,陷入恶劣竞争。我以深圳地区为例,不少民办幼儿园为了降低成本,纷纷扩大班级、减少师资、压低教师薪水,幼儿园老师的平均薪水一个月只有两三千元,你想想在深圳地区怎么生活呢?这样一来,一些经验丰富的优秀教师留不住,更难以吸引优秀的师范毕业生加入,所以师资水平也是越来越差,形成恶性循环。因此各种丑闻、事故被曝光的100% 全是这类幼儿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今天我们幼儿教育最大的问题其实是公平问题。说到公平问题,我想给各位举两个例子,一个是香港地区,一个是日本。
香港的幼儿园基本上分成两大类,第一类属于非盈利性质的,通常附属于学校或者教会组织。另外一类是盈利性质的,叫国际学校或者双语学校,学费非常贵,是有钱人的孩子上的,政府不会给补贴。政府的补贴集中在非盈利性的幼儿园,比如说地租退还、学费减免、分配宿舍、教师培训等等,来帮助这些幼儿园运营。为了儿童学前教育尽量公平,政府为每一个有孩子的香港公民发放学前教育补贴券,每年17000多港元,用这个券可以去非盈利性质的幼儿园就读,不够的部分由家庭承担,家庭有困难还可以申请政府减免。所有公务员一视同仁,没有特殊待遇。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