牵住牛鼻子深化公立医院改革
发布日期:2016-01-20 16:15:15 来源:健康报 作者: 编辑:袁啸天

   公立医院改革是新一轮医改中一块难啃的硬骨头,破除以药补医、建立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无疑是这项改革工作中的牛鼻子。通过几年来的持续推进,我国公立医院改革已经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体系、建立符合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构建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框架等方面积累了不少有益经验。2016年,牵牢牛鼻子,继续开展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探索,仍是各地医改工作的重头戏。

  安徽

  由破而立落实政策形成制度

  作为全国医改试点省份之一,2015年4月,安徽省在全省100家城市公立医院启动“三同步”综合改革,同步实施取消药品加成、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实行药品耗材带量采购3项政策措施,探索建立科学合理的公立医院运行补偿机制。安徽省卫生计生委主任于德志表示,公立医院改革的措施框架已经明确,2016年的重点工作就是抓落实完善,“由破而立,从措施落实到制度建设,将改革推向更深、更高的层次”。

  由破而立落实政策形成制度

  于德志表示,安徽省公立医院改革接下来将紧紧抓住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转变运行机制两个重点。该省去年已经出台人事薪酬制度改革的专项政策,在部分试点医院开展了编制备案制改革,在职称、待遇等方面,实现人事代理和招聘职工与编制内职工同工同酬、同等管理,今年将在公立医院全面推开。

  与此同时,按照招聘方案、过程、结果三公开的原则,给予公立医院充分的用人自主权;淡化工资总额,强调人员支出占医院总支出占比,给医院的薪酬分配松绑;实行公立医院院长年度和任期目标责任制考核,从成本控制、预算管理、医疗质量控制等7个方面考核院长,层层传导压力。

  “转变公立医院运行机制与规范临床诊疗行为密切相关。”于德志介绍,在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实行药品带量采购等新的补偿机制下,安徽省公立医院的收入有了小幅增加,“增加的这部分收入不能吃大锅饭,要通过设置专项绩效奖,向诊疗行为合理、规范的医务人员倾斜,实现优绩优酬,增加正向激励;同时严格开展处方点评等措施,加大抑制负向行为的力度”。

  于德志表示,该省将把医院收入的药品耗材占比分别与专项奖励绩效、人员支出占比、诊察费个人分配比例挂钩,“要把医务人员收入项目提上来,就必须把药品耗材占比降下去,只有用药、检查、耗材使用都趋于合理,才能够真正转变公立医院运行机制”。

  内蒙古

  抓住重点工作持续发力

  “内蒙古自治区将以持续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为重点,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工作。”内蒙古自治区卫生计生委主任欧阳晓晖表示,内蒙古将以规范药品采购和实现分级诊疗为着力点,在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改革人事薪酬制度、推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取消以药补医机制等方面持续发力,“向着建立起维护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的公立医院运行新机制的改革目标迈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