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日报:这样的力量在今天似乎也很弱,当代艺术批评经常受到人们的诟病。
皮道坚:是的。我很清楚地看到,上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的艺术批评与现在的艺术批评,的确是不一样的。以前的艺术批评,地位非常高,也很自律;现在的批评界则是鱼龙混杂、门槛太低。当然,我也一直强调,中国的美术界、批评界出现的问题,和全国各行各业出现的问题是一样的:其他行业有做假药的、有卖毒食品的,艺术界也有;其他行业有假专家,批评界也无法幸免。我们只能期待整个社会逐步走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广州日报:您提到策展人门槛太低,那是否由此也导致了大陆的策展人普遍缺乏学术素养?
皮道坚:我曾经说过,策展人应该是有操作能力的批评家、思想者,既能组织艺术家、艺术作品,又有自己的策展观念、策展思想,用艺术家的作品来进行表达。但今天大陆的策展人,只要能弄到钱,找到地方,就可以做一个展览。这跟我们的准入机制和淘汰机制都不健全有关。准入门槛太低,淘汰机制又缺位,没有了制度保障,就很难出产高品质的展览。像我策展的“原道”展,规定就很严格。最初他们请了三个策展人,每人提供一个方案,香港美术馆成立一个国际专家组成的委员会,对每个方案进行讨论表决,最后才定下来由我做。台湾地区的公共艺术也是这样的。大陆非常有必要借鉴他们,建立起有效的艺术管理机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