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少时记忆开始,“贵族”就是负面名词,与反动、腐朽、愚蠢相联系,流行的是所谓“高贵者最愚蠢,卑贱者最聪明”。在阶级成分决定人生命运的年代,家庭出生与贵族即使只有遥远的联系也避之惟恐不及。矛盾的是,我们又自称炎黄子孙。炎黄乃是二帝。换言之,我们在自称皇子、皇孙,只不过祖上为皇、为帝的年代久远而已。一个10多亿人口的民族都自称皇子皇孙,且习以为常,这种情况在国外不知是否常见?然而,一个自称皇子皇孙的民族,却长时期没有贵族,甚至连贵族精神也被践踏、摧毁,又是何其吊诡悲哀!
刘再复说,中国历史上只有三个贵族时代:周朝的氏族贵族时代、南北朝的门阀贵族时代、满清的部落贵族时代。氏族贵族被战争瓦解,秦汉以郡县制取代封建制,使氏族贵族失去生存土壤。门阀贵族被隋唐以来的科举制瓦解,白衣卿相取代氏族世袭贵族。部落贵族被辛亥革命瓦解,当冯玉祥违背约定,把最后的皇族逐出紫禁城的时候,中国人永远失去了如观赏英国王室婚礼一样欣赏自己国家皇室礼仪的精神享受。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贵族光华灿烂的时代。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史称“春秋五霸”,他们纵横捭阖,构成《东周列国志》主体。战国七雄,演绎惊心动魄历史,2000多年后仍是国际关系史的生动教材。齐国孟尝君、赵国平原君、楚国春申君、魏国信陵君史称“四大公子”,谱写中国贵族招贤养士、关心社会、辅佐君王的千年佳话。
战国时期的宋襄公被骂为“蠢猪似的仁义”。骂人者遵循的价值观是成王败寇。然而,从贵族精神看,嘲笑宋襄公愚蠢、迂腐,也许恰恰暴露了自己人格晦暗。如果不是用贵族精神尺度衡量,对子路“君子死而冠不免”的追求也必然是嘲笑的。同样,如果不是从贵族精神尺度审视,英国斯蒂芬和亨利二世王位之争,二人都可被骂为“蠢猪”。
中国历史上诋毁贵族的声音虽然不多,却影响甚广。《曹刿论战》一句“肉食者鄙,未能远谋”,骂尽当时贵族。曹刿更以名句“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协助鲁庄公战胜齐国而载入史册。然而,曹刿何许人也?在骂“肉食者鄙”之前,曹刿曾率领鲁国军队三次作战,三次皆败于齐国,可见其军事才能并不出色。按当时贵族间游戏规则,因曹刿战败,鲁国应割地予齐国,曹刿却破坏游戏规则耍无赖。在有齐、鲁两国国君参加的一个大型活动上,曹刿突然持刀要挟齐君退还鲁国土地,这就是曹刿在《史记》中名列《刺客传》的原因。鲁庄公去世后,曹刿竟反叛鲁国,后被庄公之子击败。曹刿乃是一个不守规则、反复无常、不忠不义之徒,究竟谁鄙?
项羽与刘邦之争,是最后的氏族贵族与流氓无赖之争。《鸿门宴》上,项羽为何不杀刘邦?有人说项羽妇人之仁,有人说项羽优柔寡断。这是不懂项羽。贵族与流氓相争,鲜有胜者。根本原因在于贵族心中讲规则,而流氓无赖为求胜利无所不用其极。项羽作为贵族,自觉要求自己追求光明正大的胜利!有人说项羽杀楚怀王熊心是心胸狭窄,并由于这一战略错误导致各路诸侯背叛项羽。这也是不懂项羽。一个真正的贵族,从来就不屑于弄虚作假,不屑于找一个远系熊姓平民当自己逐鹿的幌子。还有人对项羽乌江自刎不解,认为是虚荣心造成项羽失去东山再起的信心。这还是不懂项羽。贵族视荣誉和尊严胜于得失成败。既然败了,就让失败更惨烈。
陈胜吴广揭竿起义时,司马迁代他们说了一句名言:“帝王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千年破坏姑且不论,问题的要害其实不是有种没种,而是有没有贵族精神。连战、宋楚瑜皆位列台湾政坛四公子之列,2004年败于陈水扁。选后连宋抗争,同样出身高干之家的马英九呼吁抗争限于法律范围,反对激进策士占领总统府的革命方案。连宋与扁的竞争,一如贵族与流氓之间的竞争。扁的流氓伎俩虽然使其获得选举胜利,但那两颗神秘的子弹不仅是民进党永远的污点,更是台湾民主化丧失对大陆民众感召力的重要因素,因此也是中华民族的悲哀。
在一次聚会上,我曾经提出一个问题:你最愿意回到中国历史上哪个朝代?有人愿意回到唐朝,因为国势强盛,文化繁荣。有人愿意回到宋朝,因为国家社会尊重文人。有人愿意回到民国,认为大师辈出。而多位文化素养深厚者,选择回到南北朝。五胡乱华之后,大量胡人进入中原,门阀贵族于是利用姓氏、门第、出身来维护家族血统纯正。贵族之士不屑于到朝廷为官,乐于隐居山林,钻研音乐和文字韵律。于是有了“竹林七贤”嵇康、阮籍、山涛、向秀、刘伶、王戎、阮咸,一曲《广陵散》成为嵇康最好的墓志铭。于是有了王羲之兰亭集会,曲水流觞成就千年草书名篇《兰亭序》。于是有了骈体文、四六句,为唐诗宋词进入人类文化宝库奠定了基础。
满清康熙时期,皇子、特别是太子,每天早晨3点起床,跟汉语老师读《礼记》。康熙下早朝后检查皇子、太子功课,其后康熙去办公,皇子、太子继续读《礼记》到9点。接着跟满语老师读《礼记》满文翻译本,以通晓汉、满、蒙三种语言。午后1点开始练习骑马、射箭、摔跤。下午4点,康熙下朝后陪皇子、太子一起练习骑、射、摔。在欧洲,贵族拥有专用纹章、专用姓氏,拥有庄园或城堡,有管家,养马和狗,血统纯正,只带祖上传下的首饰,给慈善机构捐钱,从小学习击剑、礼仪、骑术,听歌剧。中外贵族生活方式大同小异。
贵族会没落,贵族精神也会退化。如果八旗子弟能传承他们先辈入关前后时的进取精神、学习态度、勇敢作战,又怎会沦为怀揣鼻烟壶、嘴里哼小曲、手提话眉鸟笼、一步三摇的遗老遗少?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代贵族消灭得最彻底。先是武装革命摧毁了“贵”,政治地位拉平了。接着是社会革命摧毁了“富”,经济地位拉平了。最后是文化大革命摧毁了“闲”,精神高度全部降到低点。然而,在彻底摧毁中国一代贵族的同时,也摧毁了中国的贵族精神。
我请所有改革开放之前出生的人们回答一个问题:你的父母或家族是否传承给你系统的精神遗产?如果有,这份精神遗产是否为你的家庭或家族祖祖辈辈一脉相承?如果是,那你是极其幸运的。对中国绝大多数家庭来说,来自家庭或家族的精神传承都是零散的,有些内容甚至是自相矛盾的。换句话说,因为贵族精神长期缺失,今天我们民族的绝大多数人都缺少贵族精神的熏陶。而计划生育政策甚至直接从人口繁衍上损毁了中国贵族及贵族精神传承的可能。
彼得大帝推动俄国改革时,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求俄国贵族、官员学习法国等欧洲国家的贵族生活方式。中华民族自认为是文明礼仪之邦,还没有俄国彼得大帝时期的学习训练经历。托尔斯泰说,培养贵族精神需要三代人的时间。第一代积累经济实力,第二代接受贵族教育并形成贵族家庭氛围,第三代才将贵族精神融入血液。在清华园上学时读到尼采找人证明自己祖上出身贵族,当时还不理解,日后方觉意味深长。
什么是贵族精神?学界对此众说纷纭。一般认为,贵族精神与奴才、痞子、流氓相对立。贵族精神并非贵族出身者所特有,平民也可以培养并拥有贵族精神,权贵者未必拥有贵族精神。我以为,贵族精神最重要的品质有三:一是悲天悯人,二是遵守规则,三是自尊独立。胡平曾精辟指出悲天悯人与愤世嫉俗的区别。前者关心国家、社会、人民,但态度柔性礼貌,体现到行动上是尊重自由、民主、人权。后者则有强迫对象转变的冲动,体现到行为上往往是专制、极权、奴役。遵守规则可能是遵守惯例、法条,但更强调道德、心灵约束,知所敬畏。体现到行为上,认为程序正义高于竞争结果。反之,坚持成王败寇,必然导致为达目的不择手段。自尊独立就是珍视荣誉,坚持独立人格。贵族是自己的主人,不做任何人的奴隶,也不做自己不认同的主义的奴隶。
贵族精神指导下的行为,在很多人看来往往很傻、很吃亏,结局也往往多悲剧。但是,上天是公平的。因为,贵族精神和高贵灵魂永生!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