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区伯年轻打架敢动刀 现在后悔被人翻老账
发布日期:2015-03-29 11:12:22 来源:南方人物周刊 作者: 编辑:袁啸天

   在广州,区伯“几乎比市长更有名”。他的名气来自于长期监督公车私用,迄今他所监督公车已逾百辆。微博时代,“广州区伯”更是活跃,他还炮轰广州水价上涨方案,到市环保局申请调查猎德涌污染事件,为白血病少女募捐,甚至跑去佛山三水帮助失地农民讨说法。

  区伯本名区少坤,生于1953年,常年穿衬衫白西裤,讲究仪表,形体瘦削。如今,他蓄起山羊胡,抗议政府停发其与88岁母亲的低保金。2012年10月11日,海珠区民政局发出停保通知书,认为申领低保时,区伯曾瞒报儿子的工作收入。

  租住的廉租房小区内,区伯与举报他骗保的街坊势同水火;微博有人质疑他常去茶楼消费,并曝出他诸多隐私。

  区伯怒气冲冲逐条反驳后,说:我不过是个爱管闲事的老头,有人想让我闭嘴。

  在一个不成熟的公民社会里,区伯是一名充满争议的公民。

  “因为我动了特权的蛋糕”

  2012年11月10日,名为“广州区伯”的新浪微博用户发布一条微博——“区伯很清楚,如果区伯不是‘多管闲事’和监督公车私用,区伯也会像其他老人一样,带带孙子、逛逛公园,与家人安享天伦之乐,就因区伯这一监督,动了特权利益人的奶酪与蛋糕,令既得利者恼火了。”

  一个月前,区伯接到了海珠区民政局的停保通知书,“经调查核实,2006年7月至2012年4月期间,你在申领低保时,瞒报了家庭成员的收入,存在隐瞒实情骗取低保的行为,共计骗取低保金21252元。”

  民政局指出,区伯儿子区某明在2006年1月至2012年4月,部分时间有工作并有工资收入,但区伯在每年申请低保救助(或低保复核)时均称其子失业,没有收入,并提供失业证,存在隐瞒实情骗取低保的行为。

  “没如实报,民政上是知情并默认的,我一度肾积水病重,他们同情我。”区伯说,6年间,他也只是与八十多岁的母亲两人每月领取四五百元低保金,儿子儿媳并不享受,即使儿子有工作,他与母亲也有资格申请低保,只是会发得少点。

  区伯户籍所在的海珠区江南中街街道办工作人员曾对媒体表示,2011年底低保救济条件年审时,区伯的儿子已有工作,在一家酒楼做厨师,月薪2000元,但考虑到其母八十多岁,且区伯本人身体不大好,所以继续为区伯母子办理了低保,一年为限。街道办也曾电话通知区伯办理低保领取变更手续(扣除其子工资收入,减少发放),但他不同意。

  《南方人物周刊》记者近日见到区伯,他坚持认为,自己不是骗低保,而是真困难,无法接受低保缩水。自从2000年不再做海珠区农贸市场管理员后,区伯一直无业。

  停保次日,区伯带上母亲到海珠区民政局一问究竟,情绪激动的区母在民政局晕倒被送医院。随后,区伯“做出更激进的行为”。他穿上一件白衣去广州街头乞讨,衫上有4行黑字:“阳光在哪里,无饭吃;公平何处寻,断低保。”

  当区伯把乞讨照片放到微博上后,网友反应两极化。名为“太一小屋”的微博用户质疑区伯在利用名气作秀,“完全脱离了乞讨的事实了”。更多网友则提醒区伯保重身体。

  “不去监督是在行尸走肉”

  区伯几乎得了强迫症,每晚都要把微博上@他的逐条看完才去睡觉。

  采访期间,区伯兴奋地向本刊记者展示@他的微博,“又有人@我了,一百多条。有些找我解决问题,有些是在鼓励我,有些是有冤屈。”

  区伯的微博有4万多粉丝,名字后面带了个黄色的大V,认证理由为“广州监督公车私用达人”。2011年8月,区伯参加广州某电视台节目录制,编导打趣“区伯该开个微博”,于是他有了自己的微博。

  有了微博后,随手拍,随手发,区伯监督公车私用方便多了。他有两部手机,一部用来拍摄被私用的公车,另一部专接电话。两部手机价格都在千元内,区伯还研究了神州行流量套餐,“我每个月先订10元的200M流量,再加5元的流量包,就刚好够发微博了。”

  区伯曾做统计:在举报的百余辆公车私用中,最严重的处罚是全单位通报,当事人作深刻检讨,并扣3个月奖金。有网友说:“区伯,鸡蛋碰石头,没结果的。”区伯回应:“不要总说公务员做得差,这个差里,也有你没负起公民责任的因素。”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