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原中央台主持人邱启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摊上大事了,与原国足高峰同学被判刑。究其原因,发现很愚蠢,竟然是因为打架。一个明星,一个国足,几个人加起来年龄可能几百岁了,还不让父母省心,竟然还打架、被判刑;更有趣的是,他们是在豪华酒店里与出租车司机打架,只是因为小口角。一群社会精英——最起码是许多人这样认为的——为什么会做出这样没头脑和不高兴的事情?
另一个小伙子在火锅店工作,因为他认为受到了客户的刁难,非常气愤的用开水淋了一位孕妇。而小伙子平时一直是一个被同事评价为不错的人。
朋友老王近来几次电话我,说想和我喝茶聊聊天。老王,按照时下流行说法,是一个很牛逼的人,或者说是成功人士:财务自由,资源丰富,从事行业也非常有前景,金屋宝马,精英的典型代表。我猜想喝茶聊天是比较内敛的说法,也许约见的真正目的是因他有些困惑。事情缘起是公司的一个职员离职,这等人事变动照例不会对他这位老板有太大影响,但就因为这件事情,他莫名其妙地找来那位职员大骂一顿。他确实感觉自己的情绪近来有点燥,有次也差点和小区保安动手。
古人云:退一步海阔天空,进一步灭顶之灾。究竟是什么东西,让以斯文著称的邱启明沦为街头斗殴、有辱斯文之人?又是什么,让朋友老王——一个成功人士与离职下属如此认真计较,甚至差点使用暴力?浏览社会新闻,也会发现其实有很多流血暴力事件,都只是因为小事情引发的。比如火锅店服务员浇女顾客开水,四川强悍女司机被打,不让座被打,明星打记者,股票亏损跳楼或者迁怒于家人。
要知道,愤怒是因为恼羞,是内心感觉到无力的表现。一个外人看来如此具备有权力的人,竟然会有无力感。为此,邱启明的所有身份地位都将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这一架的代价不只是50万。更惨重的是,一个充满戾气攻击性的人被赤裸裸地放到了道德的肉案上,只有被人宰割的份,甚至连为自己辩护这一行为,都可能会被唾沫淹死。为何一点点小事情会引发代价如此大的冲突事件?
再看看身边的人,似乎焦虑者特别多,许多人都在说压力大。如果同马路上行色匆匆的任何一人聊天,甚至不需《艺术人生》朱军的那般煽情,便能感觉到许多人的感受之复杂、情感之丰富根本不会输给任何一位老艺术家。可是,在一个全民焦虑的社会中,一个会无意识被比较和攀比的主流价值观里,我们都会用几乎面无表情的方式去回应来自于陌生人的哪怕是善意。
老师和学生家长关系奇怪,看病医生戴钢盔,苹果手机发布时卖肾,为了一件奢侈品节衣缩食几个月;各种奇葩的交友相亲条件,海天盛筵中的肉欲和奢华齐飞,股票投资宝马成为自行车后上天台等等。这些看似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让我感觉到,这其中是有丝丝联系的:似乎总有着什么东西在影响现代人,使人人成为焦虑者。我们不禁要再问:这个社会怎么了?难道真的像许多人对心理医生的调侃那般:心理医生看是不是每个人都有病?这个疑问里有着对心理医生的防备和不信任。似乎对于“心理问题”,许多人也非常敏感和防备。
邱启明和老王,以及大多数焦虑的人,都遇到了一个问题,就是对于身份的焦虑。
契科夫《装在套子里的人》,很形象地诠释了一个敏感,胆小,恐惧改变的焦虑之人。而我们所谓的社会冷漠、世风日下,也只是因为我们每个人身处焦虑的社会要保护焦虑的自己,保护自己是头等大事。
整个社会的人似乎都感觉到自己是弱势群体,压力非常大,又缺乏一个宣泄压力的口。可压力是从何而来呢?
一个缺少自尊的年代,我们都在他人的眼光里寻找着尊严。而儒家文化中,只有做得很好,被规范和他人评价为好,你才是真的好。
邱启明,他需要自我认同自己的强大,并且要让别人承认他的强大,才能抵消他人对他质疑而产生的尊严缺失感。似乎不对别人做点强势的事情,如果他人不受我的掌控,自己就会在无力的状态中迷失。而在认同精英文化的社会中,我们内心一直有个声音在告诉我们:如果不强大,那就是失败的,并且失败的人不值得同情(很惨)。这是不是也很符合我们中国的家庭教育方式:你不能错,如果错了,你是不值得同情的。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