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革命死了吗?
发布日期:2014-06-18 16:15:58 来源: 作者:周轶君 编辑:

  人们常常把中东乱局,归咎于美国鲁莽输出民主——仿佛2003年美国入侵伊拉克之前,中东是一片和平乐土。能源储备、战略要地、教派冲突,古老的诅咒从来没有止歇。“阿拉伯之春”后续动荡,是民主的变革之力,敌不过旧矛盾的破坏力。

  而美国真的有心在中东推进民主吗?

  1945年美国总统罗斯福与沙特国王阿卜杜拉.阿齐兹在“昆西号”巡洋舰上的最初相识,缘起于石油。会面之前,美孚石油已经取得在沙特的独家开采权。但美国真正介入中东事务,要等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英国无力维持在中东的存在之后。从那时起,美国在中东的核心利益,一直是能源,与之交换,是提供安全保障。2001年“911”事件之后,小布什政府才提出“自由中东”计划,推进经济繁荣和政治民主,试图以此消除恐怖主义对美国本土的威胁。2003年大军直取伊拉克,宣示美国有能力介入中东一切事务。但它的民主推进计划,始终看人下菜碟,受制于美国对中东政权的依赖程度。

  二战结束,美国为西欧送去“马歇尔计划”,是二十年后欧洲经济繁荣的原因之一,某种程度上支持了“68一代”的成功。但是在中东,美国资金投入顾忌重重,对埃及的每年15亿美元援助多用于军事。美国虽然不断敲打中东各国人权状况,多数时候还是默许油库上的政权,稳定压倒一切。

  中东民主起源也与美国无关。北非地中海国家的政治制度,受欧洲影响早于美国。1798年拿破仑远征埃及,开启了中东近代史。埃及早在一个世纪之前,便诞生了第一部宪法,照搬欧洲议会制。美国民主对近代中东的影响,更多在生活方式。美国流行文化在中东民间的受欢迎程度,远胜美国大兵。

  随着页岩气和替代能源革命,美国势必减少在中东的政治与经济投入。叙利亚政府越过不使用化武的“红线”,奥巴马却撤回弦上之箭,拒不出兵,动摇了美国在中东的历史地位。谁是今日中东的主人,成了沙特与卡塔尔之间的较量。沙特援助埃及,十倍于美国,也不吝资助民生。卡塔尔支援叙利亚反政府军,收留穆兄会流亡者,还正式承认加沙哈马斯。两个非民主国家,展开金钱较量,不知会给中东带来怎样出人意料的变化。

  社会变革总是复杂多面,很难用“好”或“坏”一言以蔽之。即便在伊拉克,民主声名狼藉,一无是处,但萨达姆倒台,至少减弱了人们对威权的恐惧。今日伊拉克媒体开放,人人发声。当地中国公司说,明显感受到伊拉克“企业文化改变”,不再是一个上司说了算。这对能源生意来说,也许少了便利,但大部分商业都欢迎更加公平的竞争。

  回看三年前的“阿拉伯之春”,除了个体觉醒,似乎没有带来太多积极改变,反而付出无数生命代价。人们常常相信,社会一定要准备好,才能实现良性变革。但问题是,变革的一大特征,就是“难以预见”,它总在多种力量、复杂因素交织下,突如其来。如果说埃及革命证明了什么,那就是,至少在2011年十八天示威中,它证明了一个相对开化的社会,一个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的公民社会,在变革来临的时候,很可能避免内战,实现相对平稳的转身。而像巴沙尔、卡扎菲那样刚愎自用的统治者,没有给社会留下一丝空间,无法预见战争的来临,更不知该如何终结。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