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世存:经典将参与文明的新生
发布日期:2014-07-28 16:56:55 来源:深圳新闻网-晶报 作者:余世存 编辑:

  中国原典是人类共同财产

  在世界文化或现代文化面前,传统文明,无论是西方、印度或中国,都退居为子文化或亚文化形态。原有的“太极”充当新的一极,跟其他极构成了地球文明的大“太极”。阴阳之道在东西方、南北方之间转化、升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辅成。冲突真正得以和解,共生和解则从传统的哲学概念、政治学概念突破,成为当代世界的伦理共识,“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为必有仇,仇必和而解。”得益于西方人的前导,世界其他地区的认同实践,自由、民主、平等、安全、学习、公益、传统等等,成为现代人至上的人生社会价值,这是文明在当代的“圆满”。

  网络和全球化进程使参与者多能理解,耶稣不仅属于小亚细亚地区,莎士比亚不仅属于英国人,苏格拉底不仅属于希腊,佛陀不仅属于印度……他们也是我们现代中国人的生存背景,是我们的文明记忆和历史根基;而《易经》、《道德经》、孔子、庄子、唐诗等也非中国人的专利,它们是人类的财产,是现代人的生存资源。仰望这些文明天空的日月星辰不仅是与闻福音,与闻大道大义,也是一种明德至善。

  有鉴于此,我们满怀谦卑地编辑了和解本《东方圣典》,以自家和他人的言路汇注先秦经典,“六经责我开生面”,我们相信,经典将参与文明的新生。我们的工作,在于通过白话译解和汇注,使古今中外的言思在经典下剪切、组织和集结,既使经典和解中重要的信息得到保留,又在其相互发明映照中生发新的信息。

  我们知道,一切经典不过是历史叙事,但如前强调,文明源头如日月般的言说,暗含着文明命运的源代码,蕴藏着我们可望自新并“日日新”的巨大而永恒的秘密。它的存在本身就是对我们的召唤,需要我们瞻望、参详、持诵。开卷有益,这并非完结也难以完结的言说之旅,不断增添的万书之书,一如象征的森林,既吁请读者的参与,又自有明心见性的“棒喝”与“宁静”。

  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天已信言,“悬象著明莫大乎日月”。执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太。

  《东方圣典》简介

  《东方圣典》汇辑13部古籍经典,包括《周易》、《尚书》、《诗经》、《论语》、《孟子》、《庄子》、《墨子》、《荀子》、《管子》、《道德经》、《韩非子》、《大学·中庸》;内文板块及特点——原 文:甄选经典底本,再现古文风范;译文:参考通行译本,白话流畅通达;和解:遴选中外典籍,汇注思想源流。该书旨在“使一般读者对中国的文化变迁,历史、文学、宗教、艺术,都有大概的了解”。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