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后清廷在外交中也体现了硬气。有史料称李鸿章事后召见日本驻天津领事威胁道:“开启战端,并非难事。我兵船泊于贵国,舰体、枪炮坚不可摧,随时可以投入战斗。”多么掷地有声啊。事后结果则是日方有所退让,明明他国士兵在本国国土上嫖妓、斗殴,但半年后中日双方协议,日本赔中国52500元,中国赔日本15500元,长崎医院的医疗救护费数千元也由日方掏钱。
小日本这岂非典型的“降心俯首,纳款请成”么?这岂非远远比几张照片更“振奋人心”么?
按照常理,下一步就是用枪炮重振雄风了,当时人所谓:“厚集兵力,多运饷粮,奏派知兵大员素有威望者,统率雄师长驱直进,将日本驻韩之兵禽薤无遗,行见大军所至,如汤沃雪,如风扫箨,军威一震,日本将救死扶伤之不暇……使知中国大有人在,永不敢再萌觊觎,岂不快哉。”
遗憾的是,我们“愉快的回忆”只能自此而止。甲午战争的结果,让这些美丽的想象只能停留在春秋大梦里。
【五】
我们有些人的心态,总是在两种极端状态间转换,就是当屌丝时的奴形媚色和一旦爆发后的急于出头,一百多年也不见有长进,和甲午前夜的乃祖仍然是一个模子。回到今天,APEC不过是一场国际会议,会上的一些段子插曲,拿来开开玩笑不是不可以,但潮水般的羞辱安倍以扬国威,只能说那too什么什么、sometime什么什么。
这总让我想到金庸小说《笑傲江湖》里的一个段子:嵩山派的大佬左冷禅要当五岳盟主,召集大家来开会。会务工作原本做得挺好——“山道上打扫干净,每过数里,便有几名嵩山弟子备了茶水点心,迎接宾客,足见嵩山派这次准备得甚是周到”。然而嵩山派总有一些门人弟子觉得这是扬眉吐气的大好时机,“眉字之间颇有傲色”,总想要借机找些爽点。
比如每来一批客人,这些弟子们就往山谷里丢一块大石头示威,“大石和山壁相撞,初时轰然如雷”,以至于来做客的恒山派仪和说:“每一个客人上山,你们都投一块大石示威,过不多时,这山谷可让你们嵩山派给填满了。”
我的朋友评论员王攀有一段话,不妨拿来作为结尾:
“没必要这么羞辱安倍。人家不过是来参加一个国际会议而已,而这个会议恰在中国举办,又不是把人家打败了,接受人家的投降书。如果有一天正好日本承办某个国际会议,而中国又不得不去,那是不是就容许人家这么羞辱我们的领导人呢?我们要牛逼,不要装出来的牛逼,装出来的只有逼没有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