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车开道”的历史气场:根深蒂固的特权文化
发布日期:2015-07-01 21:19:32 来源:人民网 作者:宁稼雨 编辑:胡擎银

  封建等级制度和特权观念不是仅仅属于帝王,这个等级的各个阶层,都会依照自己级别和特权的大小来尽最大可能地施展和发挥其特权能量。东晋时有个叫王述(字蓝田)的人,官拜扬州刺史上任后,办公厅主任很客气地向他请教其家庭长辈的名讳(古时候以直呼谈话对方长辈名字为不敬和挑衅),没有想到却遭到王述的羞辱和痛斥。王述的意思就是,以我王氏家族的显赫地位和影响,并不需要外人再来了解名讳。这种了解我著名家族名讳的举动本身就是对我家族的漠视和挑衅。这种举动分明就是埋下了“我爸是李刚”那种特权思维方式的种子。

  公民权利意识觉醒

  虽然如此,从古到今却还有不少正直君子、坦荡之士抵制或忤逆封建特权,向往一个平等平淡、消除贵族特权制度和观念的社会人际关系。

  陶渊明为了抵制特权,宁肯丢掉饭碗,不肯为五斗米折腰。苏轼的举动更加值得玩味和深思。他在《定风波》一词中坦露自己对官场生活和眼前贬谪生活的看法是“竹杖芒鞋轻胜马”——眼前的凡人兼犯人的处境远远胜过自己曾经有过的达官贵人的具有特权的处境。不仅如此,在《东坡志林》中,还记载:有一天苏轼游玩归来,暗自庆幸游客们竟然没有认出我苏轼的面孔——须知这张面孔具有多大的特权价值,起码进故宫那种地方不但可以免去门票钱,而且没人敢和他拥挤抢路吧!

  不仅古代如此,当今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民主意识、平等思想日益深入人心,特权思想和举动更是成为过街老鼠,被民众嫉恶如仇。那英“警车开道”微博发布后,引发网上炸锅,就是民众良知的觉醒和发泄。至于“我爸是李刚”的当事人险些被世人口水淹没,更是显著的例证。

  两会期间,政协港澳台侨工作顾问、英国道丰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许为平对享受警车开道深感不安。这种当局者能自觉拒绝特权,可以说为“警车开道”这种封建特权的消除,展示了一个光明的前景。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