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给大家举个例子,发生在第一次工业革命时的英国,当时他们就出现了一个交通、信息和能源的新变化。当时英国人觉得手动印刷是非常慢的,于是他们当时发明了蒸汽机,他们找到廉价的煤炭,开始用蒸汽的方式发展印刷术,找到了非常好的沟通方式。后来又发明了电报,蒸汽和电报使他们得以高速的沟通。英国人突发其想把蒸汽机放在铁轨上那个东西叫火车,火车使第一次工业革命拉开序幕,于是火车的交通方式加上煤炭和电报的出现再加上印刷促使第一次工业革命出现。
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在美国,石油的出现、电报、电话和电视的出现,包括内燃机的出现,内燃机是德国人发明的,在美国得以发扬光大,四个轮子在道路上开始行进,形成了新的交通方式。第二次工业革命延续到整个20世纪,中国在过去几十年才开始追赶第二次工业革命,这次工业革命在2008年7月份达到顶峰,那时候发生什么事情呢?就是我们原油的价格开始达到了每桶142美元,大家都知道第二次工业革命完全是由原油的能量驱动,一旦原油达到这么高的价格所有购买力和消费能力就会降低,一切都会戛然而止,一切经济开始停滞,这样的危机给我们带来深远的影响。所以可以看到整个第二次工业革命展现出颓势是一个夕阳的产业。因为所有的东西在第二次工业革命当中都有赖于石化能源,我们的能源、化工品、肥料都是依赖于这个,我们的交通、生活、衣物的衣料所有都依赖化石燃料,所以当原油价格达到近150美元一桶的时候大家的生产力都在纷纷下降。当然在这个时候一旦当油价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生产力开始下降,工厂开始关闭,供应开始收缩。这种情况随着油价的下跌会再次反弹,但是当油价再次抬上来的时候一切又会重新一遍。我们用了很多方法解决这样的问题,包括市场的改革、生产方式的调整但是不可能从生产上解决这个问题。只要所有的生产方式依旧基于这样的旧的二次工业革命的一切都不会改变,只要还是在用石油和化石燃料,在用老的生产方式一切都不会发生改变,不可能把经济向上飞跃一个台阶。因为生产力平台的生产效率已经穷尽,已经达到顶峰,也就是说整体能量转化效率只有20%而已,只能把20%的效率转化到工业产品当中,这就是顶峰。
很多时候经济学家说经济增长需要资本投入、买更多的设备和工厂,另外就是投入更多的劳动力。这样并不能够提高我们的转化效率,很多时候发现制造产品时能把原材料和材料转化到新产品中的效率不过10%-20%,这种有效劳动转化为生产产品的效率叫做生产能效。美国在二次工业革命起步的时候整体转化能效只有13%而已。无论我们做什么样的工作都会把87%的能源和资源浪费掉,然后在90年代当时日本人把这个能效达到最高,达到了20%,但这也意味着还有80%被浪费掉了。所以在中国恐怕也有类似的情况。
新的“三网融合”将会改变价值链
我们认为没有任何一个发达工业国家能超过20%这个能效的天花板。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故事。当默克尔总理成为德国的总理时,她要求我来到柏林,在她上任的头几周,他问我一个问题,你能不能帮助解决一下德国经济甚至欧洲经济发展的规划问题,我问这位新当选的女总理一个问题,我说你怎么想发展德国和欧洲的经济呢?只要你还停留在旧的二次工业革命的技术平台上一天就无法发展好你的经济,旧的能源、旧的交通、旧的通信,于是我当时给她进行了这样的描述,就是三次工业革命,一种新的能源、交通和信息构建的技术平台,必须在这样的平台上发展德国经济。
在结束的时候默克尔总理和我说,里夫金先生我决定按照你的描述发展我们的经济,我们要搞第三次工业革命了。我们的通讯互联网大家都知道现在很成熟了,自从我们发明万维网以来已经有25年时间了,但是我们不光需要信息互联网,还要有一个能源互联网,就是必须要有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明。这些能源发明出来不光是发电,还要进行数字化电网进行全网协调和能源的全面调配。同时,我们还要有互联网协调的无人驾驶汽车的交通网络,这种由新能源、互联网以及无人驾驶汽车协调的新的三网的融合将会构成一个新的平台改变我们的价值链。
这三大互联网会变成漏斗状的结构,形成统一的平台,并向下渗透形成物联网。我们以后可以把所有的设备、机器上面放上传感器摄像头,所有这些机器可以接到刚才所讲的三网融合的互联网上面,就形成了物联网,并且可以在其中交换数据,这些数据都可以用于同一个目标,所有三网融合的交通能源和信息的互联网可以帮助所有的人创造价值,可以在所有人生产的过程中帮助你管理能源、交通和所有的成本。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