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产业,构筑脱贫致富长效机制
发布日期:2020-09-09 17:32:51 来源:南方日报 作者:南方日报评论员 编辑:藤井树

  产业扶贫是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也是增强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群众就地就业的长远之计。打赢脱贫攻坚战,激发内生动力,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产业扶贫,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我省深入贯彻落实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和中央决策部署,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大力发展“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富民兴村产业,以产业兴旺筑牢发展根基,促进农民稳定增收。产业扶贫给乡村带来了哪些改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进乡村振兴,如何进一步谋划做强做大特色产业?在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之年,近日,南方日报评论员前往河源市紫金县展开调研,深入探讨一个山区农业县的产业脱贫之路。

  “无论脱贫攻坚,还是乡村振兴,产业是最重要的立足点,是农民就业致富的重要保障。”谈及产业发展对脱贫攻坚的带动作用,当地县镇两级领导干部都颇有感触。自2016年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以来,在深圳龙华的对口帮扶下,紫金县结合自身资源禀赋,通过政企合作、借力借智、示范带动等方式,围绕“茶罐子、米袋子、菜篮子、果盘子”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大力发展长短结合产业帮扶项目。截至今年8月31日,全县建档立卡贫困对象7103户20838人全部达到“八有”脱贫标准,54个相对贫困村贫困户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544.5元,基本公共服务指标达到全省平均水平,达到出列标准。

  在河惠莞高速紫金西出口,一排红色大字“紫金客茶谷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清晰地映入眼帘。沿园内道路拾级而上,万亩茶园生机盎然,一个集农业开发、生态康养、乡村田园的茶旅综合体雏形初现。紫金是广东茶叶主产县之一,“北回归线‘绿宝石’”的优越地理位置和良好自然生态环境的馈赠,为发展特色产业、加快脱贫步伐创造了优良条件。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紫金县强化产业规划和投入力度,将茶叶产业确定为扶贫主导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客茶谷等一批产业园区快速发展,全县茶叶种植面积突破4.5万亩,产值6.6亿元。

  立足特色农产品做大产业是当下产业脱贫的一大共识,但这并不代表着“撒下种子就能发芽”“生产了产品就可以致富”,还要充分发挥政府在规划引导、资源整合和示范推广等方面作用,把产业发展落实到促进农民增收上,打造成富民兴村的民生工程。有鉴于此,紫金县一方面深入推进包括茶叶在内的特色产业专业化、规模化、市场化和品牌化建设,构建“龙头带产业、产业促基地、基地保增收”产业化新格局,着力打造“紫金蝉茶,蜜香万家”等区域公用品牌;另一方面创新“以奖代补”“积分制分红”等制度机制,引导贫困户入股茶叶等扶贫项目,每年按一定比例获取分红收益,使产业发展成为农户增收致富的稳定支撑。

  “发展扶贫产业,重在群众受益,难在持续稳定。”产业发展在带动村民脱贫致富中到底发挥了怎样的作用?至少从两个鲜活的例子中可以窥见一斑。一是带动就业。工业园、种植园在家门口,最直接的利好就是村民不用外出打工,既可以增加收入,又能照顾家里。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今年上半年很多农村地区外出务工人员无法及时返岗。依托紫城工业园开园契机,紫金县相关部门及时出台鼓励本土用工政策,吸引返乡人员就地就近就业,有力对冲了疫情对“稳就业”的影响。二是拓宽收入来源。产业发展不仅能有效带动就业,还使村民通过入股分红等方式,更好分享发展成果。以紫城镇升平村为例,该村目前共投入178万元,发展产业4个,仅入股种养专业合作社一项,年分红金额就有5万元。依托茶产业,2019年全县解决农村劳动力就业7515人,分红900多万元,5791贫困人口享受发展红利。

  产业壮大、产业链的延伸,既关乎产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也关乎从解决绝对贫困向解决相对贫困的转化。在打造“一村一品”过程中,产业链配套不足、产品附加值低,往往成为制约产业规模壮大的重要因素。紫金县升平村农户黄治良养殖官山胡子鸡10余年,受制于销路难,规模难以做大。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对口帮扶后,一方面强化产销对接,充分利用自身资源,探索“社交+社区/社群+新零售+大客户”新型商业模式,迅速帮助他和周围养殖户扩大产品销路;另一方面,积极发挥媒体连接作用,引入社会资源,搭建包括电商、物流、冷库、屠宰加工、餐饮在内的完整产业链,推动产品深加工,以及与碧桂园集团、温氏集团等大企业对接。粗略测算,随着供销一体化体系打通、产业链配套完善,该村的官山胡子鸡养殖规模可以由现在的每年2万只扩大到12万只,年产值超过800万元。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产业兴旺,乡亲们收入才能稳定增长。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立足资源禀赋,坚持市场导向,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建设,打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产业兴旺、促进农民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和重要平台,紫金蝉茶、官山胡子鸡无疑都是积极有益的探索。抓住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这个核心,坚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扎扎实实做好富民兴村产业,我们就一定能取得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最终胜利,携手走上共同富裕之路。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