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
发布日期:2022-03-01 15:59:13 来源:广州日报 作者:游霭琼 编辑:藤井树

  坚持系统观念,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衔接,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后“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去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专题研究“三农”工作的中央政治局常委会时强调,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要持续抓紧抓好,让脱贫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要持续推动同乡村振兴战略有机衔接,确保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切实维护和巩固脱贫攻坚战的伟大成就。1月26日,总书记在山西省临汾市考察调研时强调,建设现代化国家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要继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扎实推进乡村振兴,让群众生活更上一层楼,在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中越走越有奔头。我们要贯彻落实好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和乡村振兴重要讲话精神,以“巩固—衔接—振兴”为路径,一体谋划、统筹推进,奋力谱写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新篇章。

  强化责任,筑牢兜底保障

  加强党对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领导。将“摘帽不摘责”作为脱贫地区干部工作的“标配”,贯彻落实“四不摘”,强化党政一把手的责任意识与主体意识,充分发挥“我为群众办实事”作用,织密“民生安全网”,守牢“兜底保障线”。紧盯重点群体,建立健全动态监测机制,延续、优化、调整帮扶政策,提高常态化帮扶政策的精准性和有效性。对监测出的易致贫对象、易返贫对象和低保兜底脱贫户,持续落实综合扶助特惠政策,避免兜底类政策“急转弯”“急刹车”。定期逐户走访摸排饮水、出行、就医、上学等方面的困难和诉求,用心用情用力主动协调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

  稳优并举,强化政策配套

  脱贫目标如期实现,大大增强了人们勤劳致富信心并有了更高目标,“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成为共识。满足群众更高期盼,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持续提升人民群众脱贫后的生活水平,更好更多地分享发展成果,既需要在5年过渡期里,根据脱贫户情况,逐步将之在教育、医疗、金融等方面享受的特殊支持政策过渡为普惠政策,更需要坚持把稳就业促增收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效、有效衔接乡村振兴的根本之策,出台更多“扶上马送一程”配套“造血”扶持措施。规范建立防返贫致贫救助基金。高质量实施高素质农民、乡村工匠、农村电商培育和就业培训、就业激励、就业保障等政策,让脱贫群体实现稳定就业同时,提升其参与乡村振兴能力;支持不同产业用地类型合理转换,完善土地用途变更、整合、置换等政策,探索增加混合产业用地供给,解决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创新用地需求;细化完善支持乡村人口就地就近就业创业的金融扶持举措,进一步拓展农业政策性保险、基金和商业保险的覆盖范围品类,健全农业产业发展风险分担机制。在新型城镇化战略实施过程中,实行以经常居住地登记户口制度,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常住地提供,为乡村人口有序入城进镇畅通渠道,解除后顾之忧。

  谋划项目,做强产业帮扶

  继续做好“一县一品一产业”帮扶工作,长短结合、科学谋划符合乡村资源禀赋和发展方向的产业项目,持续助力乡村产业振兴。在厘清乡村独特资源优势特别是具有地理标志、民俗乡风独特资源基础上,有针对性安排帮扶项目,加大扶贫资金投入。采用“政府+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产业扶贫运营模式,引入生产企业、加工企业、销售企业,建立健全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发展“三品一标”农产品为牵引,提升“一村一品”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水平,做大做强富民兴村特色全产业链,促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同时,为乡村产业搭上电商快车提供帮扶,让农民实现增生增收,提升脱贫地区和人口整体发展水平,夯实脱贫地区和人口的脱贫致富基础。

  创新机制,激发人才活力

  人才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基础。“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要创新乡村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充分激发乡村现有人才活力,把更多城市人才引向乡村创新创业。”乡村人才振兴,一方面要注重乡村本土人才的培育、挖掘、提升和活力激发,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乡村外出人才和城镇人才返乡入乡力度,实施引凤归巢、筑巢引凤工程,吸引劳动力回流,引导外部人才下乡,推动乡村人力集聚。“识”上宽视野,挖掘本土人才,建立本土人才挖掘、培训、使用的常态化工作制度,加强对乡村人才的全面摸底,将种养殖能手、返乡创业者、致富带头人、能工巧匠等登记在册,将“土专家”“田秀才”纳入整体人才库。“育”上下功夫,提升本土人才资源,将农村打造成为“孵化”人才的基地,结合乡村特色产业和市场需求,因材施教“育才”,促进乡土人才“提档升级”,将本土人才打造成现代化农业农村建设的主力军,增强乡村本地内生发展动力。“引”上破障碍,引导外出能人返乡入乡,破除一切人才流动体制机制和制度障碍,消除一切让人才产生“不敢来”或“来了想走却走不了”忧虑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加强宣传和营造良好环境双管齐下,发挥血缘、亲缘、地缘纽带作用,吸引各类人才返乡创业。(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省人才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