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为要。稳定包括社会稳定、政治与经济稳定。稳定是一切事业的基础。一要稳定贫困家庭和因“调结构”而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水平。应积极探索统一预算,协调使用扶贫资金、社会救助与抚恤资金,以及社会保障基金。二要保证民生。稳定增加民生投入,做实“十项民生工程”和“四大片区扶贫攻坚行动”。三要依法维护社会稳定。既要依法加强对传统不稳定因素的管控,又要严防非传统不稳定因素的形成。四要追求合意的经济增长而不是传统的超常规高速增长。坚决按照中央要求清理整顿过剩产能、违规产能。五要稳定投资。全力落实省委、省政府“三大发展战略”,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按照“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四化”同步思路,把着力点放在实现次级突破上。实现次级突破的重点与难点是如何稳定投资。一方面,可以考虑使用“增量投资税费再激励”计划,即在未来一定时期,对凡符合市场需求和产业升级换代趋势的增量投资,在地方政府权限内予以税费再激励。另一方面,“两化”互动、城乡统筹、“四化”同步离不开必要的基础建设投资。这类投资既可以对经济立刻产生刺激作用,又可以作为其它投资(如民间投资)的补充而为其它投资提供硬件支持,以刺激更多的投资。基础建设投资(尤其是城乡道路、通讯、给水与排水、棚户区改造等领域)要充分利用PPP(公私合作伙伴关系)模式吸引非政府资本进入,以保证必要的投资规模。采用PPP亟需法治化契约制度作保障。还可考虑设立政府主导的以棚户区改造过程中整理的土地出让收入为主要来源的棚户区改造基金,专司棚户区改造。同时,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投资必然伴随着许多配套的互补性投资和企业无法内部化的外部性问题,如金融结构、劳动力教育水平、基础设施等。各级政府应继续加强纵向沟通协调以争取上级的援助,继续加强横向沟通协调以获取各金融机构总部、高等院校和相关企业分别在金融结构、人力资本、互补性投资等方面的支持与配合。
深化改革。深化改革的核心依然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相互关系,把“看得见的手”和“看不见的手”都用好。深化改革的基本原则便是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的:既不能用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取代甚至否定政府作用,也不能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取代甚至否定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仅就用好“看得见的手”来说,目前的共识似乎集中于简政放权,但我认为今后政府在弥补“市场失灵”方面至少还需要加强以下工作:一是信息的收集与传播。四川现有产业是否容易升级?能够升级成为哪些新产业?新技术是否安全、可靠?新产品究竟有多大市场?有多少处于同等发展阶段的地区也在往这些方向升级?诸如此类的信息收集处理成本高昂,若由企业单独收集处理则可能造成重复收集、浪费资源与信息垄断,若由政府收集、处理与传播则有可能减轻企业负担并实现信息共享。建议政府因应大数据时代潮流,整合力量,搭建统一信息平台,为市场提供信息服务。二是进一步释放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力。主要包括:建立劳动者劳动报酬稳定增长机制,努力保证双赢,以释放资本所有者与劳动者的活力;实行负面清单管理方式,降低社会资本在文化、职业教育、政府购买等方面的准入门槛,释放因准入限制而压抑的增长潜力;进一步落实结构性减税和财政补贴政策,释放企业和居民个体创新创业与开拓市场等方面的活力;保持政府行政行为的连续性,释放政府工作人员依法行政的活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