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历史:皇甫平事件与南巡讲话的关系如何?
周瑞金:皇甫平事件是呼应在1991年邓小平在上海的讲话,这个就是他南方讲话的雏形,当然不是很完整的。对皇甫平文章,1991年国内保守派进行了一年批判,邓小平将这些材料都看了,冷静观察过一年,然后他才有南方谈话,所以邓小平出来南巡是皇甫平这个文章引起的争论对他的推动。争论一年的时间,他看到不到前台不行,我认为小平作为退下来的老人,他本是不想走到政治前台的,他在那几年跟中央领导同志谈话,这些观点都谈了,包括1991年到上海来也都谈了,也都转达给中央领导了,但是想不到对皇甫平这个文章遭到那么大的围剿,而且社会舆论的围剿很明确不是围绕皇甫平,他批判的经济实用主义,批判的庸俗生产理论,直接是针对邓小平的。邓看到这一点恍然大悟,不走到前台没有办法,这一股阻断力量是没有办法突破的,这样子他不顾88岁高龄在1992年选择最佳的战略时间,就是要开始筹备十四大政治报告和十四届中央党和国家领导人事,这是中国政治最关键的时候。他不出来讲话就转向了,中国转变方向了。
邓知道新领导人上来以后受到保守力量的影响,改革开放推动不是太积极太鲜明,所以他南巡讲话敲他一下。今天如果邓在的话肯定是继续他的改革开放走下去,因为他在1993年对他弟弟已经讲了,现在遇到了发展起来以后面临的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的话,一个是粗放型的经济发展对原材料对资料的消耗太大,不可持续,这是一个问题。第二个带来环境生态的破坏很严重。第三个问题,分配没有解决好形成的贫富两极分化现象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第四个问题,贪污腐败现在极其普遍蔓延,而且是制度性体制性的腐败,不是经济领域的腐败,不是贪污多少钱的问题。现在把薄熙来这些问题当做贪污多少钱来处理,肯定不是关键的问题。
邓小平如果在的话,肯定早就开始抓这些问题。而且他1993年明确提出来我们今天应该处理分配问题的也很重要,不要引起两极分化。我在2009年60周年写过一篇纪念文章《勇于解决发展起来以后的问题》,我把它放到国庆以后再放出来,国庆以前大都是讲好话居多,文章一开头从邓小平对弟弟谈话说起。刚才我讲的四大问题都详细有数据的,我认为这些问题很严重,而且形成利益集团了。我当时就提出来形成利益集团概念了。还有维稳的思路不对,强力维持稳定的思路不对,我当时都提出来了。
我讲的中国腐败不同于外国腐败这是一个特点,中国的腐败不是经济腐败,外国腐败都是经济领域搞润滑剂,给你一点回扣,给你一点利益,提成百分之多少,这个是世界都有的,我们也有这样一批人犯罪了。中国的腐败更在于买官卖官是吏治的腐败,是官僚体系的腐败,这个是中国特有的。历史上满清的时候吏治解决国库困难,买的官是虚职,现在买卖的是实实在在的职位,权力变成货币化,满清封建社会都不敢这样做的。
第二是司法腐败,司法是社会公平的平台,老百姓最后的冤枉靠司法最后一道防线来保证。所以你看外国的法官都独立在公权力和政府外面。外国法官翻案很少的,法官变腐败分子更少,美国建国两百多年来只有40来例这种事情,新加坡45年独立以来到现在一个都没有。司法腐败最伤心,所以习近平一上来首先抓司法是有道理的,因为在腐败当中这个腐败最伤心,老百姓最有意见。
但所有这些腐败问题当中,吏治腐败最关键,这是败坏整个党风的,社会风气,政风都败坏了。当然现在没有从根本解决,现在靠八项规定只是治标,目前开始了治标的阶段。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