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口水
发布日期:2014-05-27 15:08:41 来源:南方周末 作者:陈一鸣 编辑:

  导演陈磊记得,“舌尖2”的分集导演第一次开会,陈晓卿给他们开了很长的书单,“强调的是饮食历史,比如《饮食文化史》、《中国饮食典籍史》、《中国食料史》,赵珩的《老饕漫笔》,石光华的《我的川菜生活》……”

  凉了,只能再做一盆

  央视把“舌尖2”安排成周播。这为观众评论带来了充分的发酵时间,评论的滋味、层次由此越来越丰富。大量的溢美之外,陈晓卿和分集导演们也发现自己越来越难以应付社交网络上的各种质疑、指责。

  藏族小伙白马占堆为弟弟采野蜂蜜攀爬40米高的大树。网友指出,这个桥段与BBC纪录片《人类星球》第4集非洲土著攀爬百米大树采蜜的场景几乎一模一样,还附上了两组镜头的截图对比。陈晓卿回应说这只是向经典致敬。

  植物学博士顾有容发现了一个“巨大的BUG”——“那藏族孩子一开始爬的是棵树干挺直高大的针叶树,根据树冠的形状、分枝特点,可以判定是一棵松属的乔木。”但三小时以后,那棵松树变成了“一棵壳斗科的高山栎”。

  分集导演李勇回应,当地确实有爬树取蜜的习惯,出于安全考虑没让孩子爬那么高——拍摄时孩子爬的树和采蜜的树确实就是两棵。

  质疑者称之为“造假”,纪录片人另有看法。邓洁是最晚进入“舌尖2”剧组的,陈晓卿为分集导演组织的美食知识培训,她只听到最后一堂课,讲课的是从事食品广告拍摄的食品造型师。造型师告诉他们,鲜艳饱满的汉堡包截面,背后其实撑了好多牙签;煎牛排从高处落回锅中还要肉感地抖动,这需要一块钢化玻璃。“讲完后我发现我们现场拍摄都做不到。他拍食物冒热气,都有专门的装置,放热气进去然后打开……我们是凉了只能再做一盆。”

  BBC纪录片《冰冻星球》中有一幕,刚出生的北极熊宝宝躺在母亲怀中低声叫唤,观众被误导相信这是在北极严寒中拍摄到的。但事实上这是在一家动物园里拍的,画面中的雪也是假的。BBC否认造假。理由是,解说词并没有说北极熊宝宝是在北极拍摄的。

  面对“舌尖2”遭遇的“造假”指责,陈晓卿用“深受资本主义新闻观毒害”这句话自我调侃。

  周播节奏促使“舌尖2”面对实时“舆情”调整下期节目。“食物和人物孰重”的议论后,“陈晓卿说既然大家喜欢食物就盯着食物。”邓洁告诉南方周末记者。“家常”里关于蒲笋的故事,其实删掉了主妇吴月珍辛苦的一天。“我见到她时她正刷墙,补家具,自己酿葡萄酒,编拖鞋、席子、送孙子上学,穿搭皮裤子在水塘里割芦苇……跟美食没关系,拿掉了。”

  邓洁在“家常”中用十分钟时间完整讲述了提琴母女和上海红烧肉。母亲为女儿学琴5年不见丈夫,家人病危不回,有网友认为这样的故事很畸形,“三观不正”。

  也有网友怀疑女孩身世并不凄苦,他们在上海房租上万,女孩的提琴价值40万。更惊人的“爆料”是,女孩是邓洁夫妻公司旗下签约艺人。

  “我拿人格担保那都是胡说八道,陈磊、邓洁都是上海电视台员工,根本不可能搞公司。如果有问题也是我的问题,所有的人物都是我拍板的。”陈晓卿对南方周末记者表示。

  舌尖上的口水让他有点焦躁。“快点结束吧,换以前早就休假去了。”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