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教授夏学銮:精英为何成了负能量?
发布日期:2014-07-18 15:35:36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夏学銮 编辑:

  北京晨报:怎样才能改变这样的状况呢?

  夏学銮:要鼓励读书,更多的阅读才能让人们真正沉下心来,沉淀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话语更有理性、更有深远的影响力,也只有这样,才能够和社会的浮躁情绪相对抗。

  北京晨报:沉静和理性,并不是容易做到的事情,特别是当快速的成功带来更多的收获之时,怎么样才能让沉静战胜浮躁呢?

  夏学銮:一方面当然要依靠自身的定力,应该明白,没有基础的成功不会长久,成功得越快,失败得也就越快。另一方面,从根本上来说,我们的教育应该改变,不能再鼓励那些一步登天的想法,不能再把出名、赚钱当作成功的标准,把名人、有钱人当作榜样。也就是说,要改变社会对于成功的认定,使得“成功”这个概念回归到正途。这需要整个社会评价机制的改变,如果那些投机取巧的人、那些靠奇谈怪论、靠作秀吸引眼球的人,不能够因此获得成功,不能够因此获得名利,那这些方法自然也就不会有吸引了。同时,鼓励那些真正能够沉下心来,沉淀思想的人,让他们有可以获得成功的机会,有晋升的途径,自然会形成一个好的精英阶层,也只有这样的精英阶层,才是一个社会稳定发展的基础,才能形成稳定的良好的主流价值。

  从榜样得到教育

  基本的社会秩序也依然存在,只不过它们建立的过程变了,不一定是通过某个人的行为和观念去建立的,比如说过去我们可以遵从老师、家长、英雄、榜样的观念去生活,按照圣人的规定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建立基本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

  北京晨报:对于普通人来说,精英的示范作用正在减弱,那他们又如何在一个没有榜样的社会中生活呢?

  夏学銮:实际上,即便是解构主义盛行,但是基本的价值和规范依旧存在。同样,基本的社会秩序也依然存在,只不过它们建立的过程变了,不一定是通过某个人的行为和观念去建立的,比如说过去我们可以遵从老师、家长、英雄、榜样的观念去生活,按照圣人的规定去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但是现在不一样了,我们可以通过学习了解基本的社会规范,建立基本的价值标准和道德标准。

  北京晨报:有一个社会机制在培育着基本的价值观念?

  夏学銮:是的。过去,人们通过灌输、示范,通过榜样建立自己的价值。现在,人们通过教育、培训、阅读来形成每个人的价值观,每个人遵从自己的思想,也遵从社会中大众普遍认可的价值、道德。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