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和解是对二战结束的最好纪念
发布日期:2015-07-08 17:32:30 来源:《领导者》 作者:马立诚 编辑:陈峥

  自2014年11月到2015年4月的5个月内,习近平与安倍举行了两次会晤,商谈改善两国关系,东亚各国民众感到心中一块石头落了地。与此同时,两国在海洋事务、安全、经贸、文化、旅游、环保、自贸区谈判等各方面恢复交往,中日关系再次进入“破冰”期。2015年中国将首次举办抗战胜利阅兵式。众所周知,俄罗斯曾多次举办纪念二战胜利阅兵式,但是并未影响俄德和解的进程。当代中日关系复杂曲折,正如中国古代诗人柳宗元的诗句:“江流曲似九回肠。”但是,和解毕竟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

  目前中国要考虑的问题,除了敦促日本领导人反思历史之外,还有整个东亚的战略以及建立新型大国关系问题。后者更带有全局性和长远性。最近网上有议论说,形势正在变化,随着美国“重返亚洲”和美日强化军事同盟,新的“东西方冷战”正在形成,有些人也趁机散布战争言论。中国对此虽然不能完全放松警惕,但是更主要的精力和努力方向,应该是顺应世界潮流,营造东亚地区和平框架。就中日关系来说,开发中日和解的两千年历史资源,尽量降低两国敌意,避免擦枪走火,减少周边外交梗阻,走向中日互惠双赢,是符合两国民心以及东亚各国需求的明智之举。中日两国合则两利,斗则两伤。应该看到日本朝野上下强烈希望和中国改善关系。比如,日本明仁天皇2015年以来两次发表谈话,要求正确地反思战争历史。55岁的皇太子也在2015年2月发表谈话,要求国民以谦虚的态度回顾过去的历史。习近平在最近5个月内两次会晤安倍,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全局性考量,应该支持。中国应该向日本积极释放善意。过去两国没有外交关系的时候,毛泽东、周恩来还一再想办法促使中日接近,今天我们更不必被历史问题绊住脚。我们希望,在和平、反思与宽容的原则下,通过政府和民间两个渠道持续努力,两国逐渐实现和解。这是我现在再度撰文阐述对日新思维的目的,也是我们现在纪念二战结束70周年应该得出的结论。2015年5月23日,习近平主席在欢迎日本3000人访华团的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讲话说,中日双方应该本着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精神,共促和平发展,共谋世代友好,共创两国发展的美好未来,为亚洲和世界和平作出贡献。习近平特别强调了两国民间交流,希望两国各界人士投身中日友好事业,发展友谊。这给我们增添了信心和希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