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主体一头连着经济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力量。广东作为全国经济第一大省,截至目前,拥有市场主体超过1900万家,企业超过835万家,均居全国首位。近期,广东省印发《广东省进一步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推出12条举措,以真金白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为市场主体茁壮成长营造了肥沃土壤,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澎湃动能。
盘点此次出台的《若干措施》,可谓亮点纷呈。《若干措施》将目光投向前沿赛道,聚焦集成电路、人工智能、机器人等12个重点领域,编制产业链招商图谱,建立头部企业和领军人才数据库,实施有针对性的招商引资政策。这种精准定位,就像为产业发展绘制了一幅清晰的导航图,让市场主体明确了前进方向,也让投资者看到了广东在新兴产业布局上的决心与魄力,有利于吸引更多优质资源汇聚,为市场主体开拓出广阔的发展空间。
资金是企业运行的“血液”。《若干措施》从融资成本和基金体系两方面入手,为企业减负和“输血”。例如,对制造业和高新技术企业年度新增银行贷款,省财政按不超过银行贷款利率的35%进行贴息,每年贴息贷款总规模最高2000亿元,单个企业年度贴息金额最高2000万元。这一真金白银的支持,将极大减轻企业负担、缓解企业融资贵的难题,让企业有更多资金投入技术研发、设备更新等关键环节,增强市场竞争力。同时,《若干措施》还提出,组建超万亿元总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和创业投资基金,其中省级基金规模超过1000亿元。这将为创新型企业提供全链条资金支持,助力它们在发展初期突破资金瓶颈茁壮成长,以金融活水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在土地、环保等要素保障上,《若干措施》同样不遗余力。如对重大先进制造业项目用地应保尽保,允许重大产业项目预支新增建设用地计划指标,为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土地资源支撑;加强规划环评与建设项目环评联动,对符合条件的建设项目实施环评改革措施,优化简化建设项目环评管理,既守住了生态底线,又为企业发展开辟了“绿色通道”,让企业能够安心投资、放心发展。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若干措施》提出,大力招引创新创业人才,实施“百万英才汇南粤”行动计划,每年吸纳超过100万的高校毕业生和各类人才来粤在粤就业创业,对“高精尖缺”和前沿赛道领域重点人才实行“一人申请,全家落户”等支持政策。从生活保障到政策优惠,全方位为人才解决后顾之忧,有利于吸引更多优秀人才投身广东的产业建设,为市场主体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
东西南北中,发展到广东。近年来,广东持续优化营商环境,这不仅体现在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上,还体现在贴心的服务和对企业合法权益的保护上。《若干措施》提出,对50亿元以上重大项目建立首谈首报机制,防止招商“内卷”给企业带来困扰;对在粤企业有呼必应、无事不扰、有事必到,严禁利用行政、司法手段违法干预经济纠纷、侵害经营主体权益等,力求让企业感受到满满的尊重和安全感,从而能够心无旁骛地专注于自身发展。
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若干措施》着眼于以优化营商环境为突破口,力求全方位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必将为广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相信在系列政策组合拳下,广东将进一步把市场资源调动起来、把企业信心提振起来、把经济活力激发出来,让市场主体得到茁壮成长和高质量发展,从而更好地担起经济大省挑大梁的重任。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