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知识分子是如何参与政治的?
发布日期:2020-02-28 14:47:15 来源:从陈桥到厓山 作者:虞云国 编辑:擎

  问:在宋代的政治体制、官僚体制下,知识分子参与政治、“上书言事”起的实际作用有多大?

  虞云国:宋代毕竟是君主官僚政治,在君主政体下,对君权的制约也许最能说明问题。在正常情况下,对于君权的制约,上书言事还是起很大作用的。

  有一个例子:元祐更化时,高太后垂帘听政,曾对当时的言事官说:你们也应体谅朝廷用意,天下事怎么可以全由你们台谏说了算呢,“亦当出自宸衷”。就是说,也让我做点主张吧。由此可见,连高太后垂帘听政的最高决策权,也受到言事官的有力约束。

  上书言事对君权的制约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第一,监督君主恪守家法。

  第二,谏请君主更改诏令。

  第三,阻止君主内降诏书。宋代颁行诏书,有一个合理的程序。宋徽宗时有所谓“御笔”,但谏止御笔的言事上书不乏其例。

  第四,抑制女后干政弄权。两宋十八帝,垂帘女后先后有九个,但在君权的移交上,没有造成政局的动荡。宋代也不是绝对没有试图仿效武则天那样的女后,例如真宗刘皇后,但士大夫不断上书言事,一再劝谏警告,终于没有出现女后干政的严重局面。

  在正常情况下,士大夫上书言事,在参政议政中确实起过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士大夫官僚,尤其是言事官特别敢说话,不怕撤职,不怕贬官;二是太学生也特别敢讲真话,不怕开除,不怕入狱。

  宋代有一句谚语——“无官御史台”。太学生还不是官,但可以起到像御史台那样的监察作用。正因如此,即便在南宋权相迭相专权的时代,还是不断有士大夫官僚和太学生上书言事。

  这种上书言事,堪称“国家元气”。比如理宗时权相史嵩之,因父亲去世要离职服丧,他希望中止守制,继续专权。太学生群起上言,坚决反对,宋理宗对主管太学的官员徐元杰说:学校虽是正论,但“言之太甚”。徐元杰却强调“正论是国家元气”,现在正论就在学校,“要当保养一线之脉”。

  不妨再举一例,宋神宗时对西夏用兵失利,神宗准备杀一转运使,宰相蔡确说:祖宗以来,从来没有杀士人的事情,想不到要从陛下开始。宋神宗犹豫好久说:那就刺面发配。大臣章惇说:这还不如把他杀了。士可杀而不可辱,你刺了面不是羞辱他吗?神宗很生气:快意的事情,一件都做不得吗?章惇说:这样的快意事,还是不做为好。这件事充分说明在正常情况下,士大夫上书言事对政治的有力影响。

  当然,上书言事的影响力还要取决于两种因素。

  首先是政治生态的影响。尤其是高宗朝,君主政体转入独裁模式。高宗和秦桧君相联手,采取了两种高压措施:一是把知名的政治反对派,以及有反对派嫌疑的士大夫官僚,全部驱逐出朝廷;二是建立起被后代史家称为“前现代的思想统治手段”,完全不让你说话。

  这种高压政策,导致了两个严重后果:一是绝大多数的士大夫都不再参与政治讨论;一是体制内官僚道德普遍沦丧。在这种情势下,士大夫尽管还有上书言事者,但针对性就相当有限,只能就那些没有政治敏感性的枝节问题隔靴搔痒。

  其次是理学内敛自省的负面影响。确有一些士人拘泥古制而昧于政事,正如史家吕思勉毫不客气地批评所说:“外有强敌的压迫,最主要的事务,就是富国强兵,而宋儒却不能以全力贯注于此。”

  他们有些上书言事,不仅没能触及国计民生的大问题,还尽说些言不及义的老调子。在充分肯定宋代知识分子上书言事的积极作用时,也不应将其强调得太过完美,鲁迅指出的现象,唱些“和社会没有关系的老调子”,也确实存在。

  (选摘自《从陈桥到厓山》虞云国,九州出版社。作者虞云国先生兼具历史学家的专业眼光与人文学者的生动文笔,通过对君臣名人的肖像摹绘,重大史事的独到解读,文化现象的别样诠释,制度层面的透辟剖析,最终殿以高屋建瓴的宋代总论,宏阔而纵深地展现了宋朝兴亡成败的逻辑轨迹,堪称是一部深入浅出而雅俗共赏的历史佳作。)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