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嘉映:“对神敬畏”不等于“对神谦卑”
发布日期:2014-10-24 15:11:18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 编辑:袁啸天

  陈嘉映:希腊是有对神的敬畏,实际上希腊悲剧最反复出现的主题就是人们的卓越触怒了神灵,因此遭到了惩罚。但我个人的理解,它的教训不是人要谦卑,而是人要适度,这是这些悲剧的最基本的结论。所以无论你读《伊利亚特》、《荷马史诗》,几乎都没有谦卑的体现。我认为对神的敬畏和对神的谦卑还是两回事。

  而说到中国,相对来说中国文化还是比较靠中间,在中国文化中谦卑的因素肯定比英雄时代要更浓重。但对天的谦卑在中国文化中并不是一个很重要的维度。至于今天的人怎么样恢复这种虔诚、谦卑,我只能给出一个大致的思想背景,每个人自己怎么去做需要自己去思考。

  观众:卢梭和狄德罗认为要对自己的精神内省,这是不是和新教的文化有关系?

  陈嘉映:首先澄清一下,卢梭的《忏悔录》是对自己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但他未必会真的去实践。但狄德罗是写一个小说,他自己未必就接受这个立场。或者卢梭的立场,并不是他们两个都采取这种态度。事实上我觉得狄德罗是第一个注意到这种立场,并且对这种立场提出怀疑的人。

  和新教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很好的问题。个人主义有这样几种形态,一种是希腊化个人主义,人直接与宇宙发生关系。我刚才将希腊化时期划成东方和西方,东方的苦行主义,已经与印度的思想已经联系在一起了。关于新教的个人主义,实实在在是我们今天个人主义的最直接的源头,包括狄德罗的《拉摩的侄儿》和卢梭的思想。同时,个人主义与资本主义有一种特别的直接连接。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