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日本制造”已然为后发国家所接近或超越;在旨在“世界制霸”的技术观念与目标的驱动下,日本在环境、信息、精密仪器、自动化、医药等技术领域,依然处于时代最先端的地位。日本学者志村幸雄在其《制霸世界的“日本技术上的想法”:日本人所不知的日本之强》(讲谈社,2008年)一书中,就以揭开了“日本制造”冰山一角的“马桶盖”为事例,说明了日本制造占领世界的过程。此间我们见到的“马桶盖”现象,可谓这一过程的一部分——或者说是对这一过程的出色预言。
此次引发关注的“马桶盖”,正式说法是“温水洗净式马桶盖”,最初是美国BIDET公司作为医疗设备推出的新产品,主要面向痔疮患者,用于肛门部位的洗净与干燥。1964年,日本东洋陶器(TOTO)开始进口销售这种产品,并于1969年开始自己生产。但东陶公司并未满足于最初的洗净与干燥功能,而是着手改良与创新,并最终于1980年成功生产出水温和喷水口可调节的、面向家庭用的新产品。此后,日本INAX公司与松下电工加入这一商品的制造与市场竞争领域;该制品年生产量达350万台。据统计,早在2007年,这种马桶盖在日本家庭的普及率就已经超过了六成。这种马桶盖除了温水洗净(瞬间烧水式)、座垫加温(瞬间加热式)、暖风干燥、局部洗净与除臭、施加芳香等主要功能外,还具有自动开关、水声模拟、音乐播放、健康检查等多种附加功能。
日本各家制造商在研发过程中,均将节水视为主要课题,这体现了日本高度发达的环保与节约意识。结果,这种洗净装置的用水行业标准,从最初的一次13升左右,降低为5.5到6升左右。其中,东陶公司开发出无储水箱式马桶,通过将自来水管道中的水与马桶盖内内置的加压储水箱中的水结合的方式,实现了最低的5.5升耗水量。根据产品介绍,马桶洗净效果与一定时间内出水管流出水量增减的波形相关。基于流体力学的计算与电脑控制,设计思想得以实现。另外,在保持马桶洁净、防止污垢产生方面,三家公司在材料上各显神通,分别开发出高性能的产品。在健康检查上,东陶公司的产品可以随时检测尿酸值、血压值与体脂肪率等。在日本,这种马桶盖的普及被视为“厕所革命”。
意味深长的是,紧接着上述介绍,作者添加了如下一段:“我从某家厂商听到了一段很有意思的话。最近,这种温水洗净式马桶盖在中国正得到普及。然而,作为‘复制天国’的中国之所以没有出现与日本同等的制品,是因为陶器这种材料在烧制的过程中会收缩三分之一左右,因而他们无法生产出同样形状的产品。日本古来的制作传统,在这样的领域也发挥了强势。”除去其中的挖苦与自豪的语气,日本在马桶盖这样的领域开始的“世界制霸”进程,其精神与机制在上述描述过程中倒是得到了具体而微的呈现。
即便从志村记下上述插曲的2008年算起,时至今日已然过去了六年有余。中国马桶盖厂商到底表现如何,我们无法轻易下结论。但仅从此次被热议的现象来看,作为整体的“中国制造”还需奋起;“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让我们有梦之人以此共勉吧。
李永晶(华东师范大学世界政治研究中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