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文化:在法国教育问题是全国性的问题么?
王鲲:应该不是全国性的,法国施行公益教育,教育是全民免费的。在这个体制当中,法国一直秉承教育公平的原则。它对偏远地区有关注的,全国的教师不管在法国任何一个角落挣的工资是一样的。但是受教育公平的问题,实际上是在郊区学校的学生的问题当中明显被忽视了。法国的“教育公平“政策实际上掩盖了移民区受到教育不公平的事实。比如说移民区学校的老师少,教育资源极度匮乏。本身整个街区都很穷,父母的文化水平也不高,所以就造成移民区的基础教育没有明显的改变。在移民聚居区中真正能够通过基础教育进入到高等院校学习改变自己的人生的人是微乎其微的。
欧洲历史上一直存在移民问题
搜狐文化:像这几年的“难民潮”,未来可能都会在欧洲产生新的移民问题。
王鲲:实际上地中海文明,在历史上就是北边的人往南跑,南边的人往北跑。也就是欧洲大陆和亚非大陆之间的相互影响一直在存在着,因为我们看到的是在法国这个问题比较凸显,其实像意大利的移民问题一点也不少。
搜狐文化:为什么在法国移民问题如此凸显?
王鲲:因为法国毕竟还是一个比较强中央集权的国家,所以就会显得中央国家和某一部分民族群体之间的矛盾比较凸显,而意大利没有那么强的中央集权性,它的社会权力多元化就更明显一点。可能还与最近几年法国对非洲、中东国家干预的势头比我们历史上认为的法国要更高调、更直接、更明显有关。
搜狐文化:西方国家在接纳移民上有什么问题?
王鲲:从人道主义角度上讲,他们有义务去接纳移民,但另外一方面他们又很担心将来会带来很多不安定。其实我觉得这一次的袭击和最近新接纳的移民之间,可能没有直接的联系,因为参与IS组织的很多年轻移民首先都是有法国身份的,他们现在基本上都被认为是本国人,而不是外来人。
搜狐文化:今年年初法国爆发过《查理周刊》袭击事件,这一次又是更大规模的恐怖袭击事件,这两个事件有什么关联么?
王鲲:这两个事件本身的性质的确都是恐怖袭击,但两者还是有一些不同,《查理周刊》事件针对的是一个新闻媒体单位,它所针对的对象很明确,因为《查理周刊》所公布的某些漫画在某种程度上对他们的宗教领袖不敬,所以他们会采取一个极端的手段。而这一次的事件规模比上次大很多,而且组织程度更加严密,同时在不同的地点差不多在同一时间开始袭击,也就是说背后的策划要比上一次恐怖事件要严密很多,应该也是策划了相对比较长的时间。
搜狐文化:这次的恐怖袭击不禁会联想到美国的911事件,这两个事件有什么联系么?
王鲲:应该说这次恐怖袭击所针对的是一个比较具体的目标,比如他们喊出来的口号是“为了叙利亚复仇”,他们不能去叙利亚参加圣战,就要在这里打击空袭叙利亚的人。这样一个逻辑和本•拉登发动911的逻辑不一样。本•拉登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他的措施是从一个相对比较抽象的方式去做,他的目的是要达到一个象征意义,他本人是希望成为一个新的宗教领袖人物。
理念与现实的差距:法国没有很好地施行《人权宣言》的理念
搜狐文化:《人权宣言》有族群差异的规定么?
王鲲:从《人权宣言》开始,法国传统是不承认族群差异的,它认为共和国只有国家和公民的区别,没有族裔、宗教信仰之间的差异。然而在实际社会生活当中,族裔的差异还是存在的。
搜狐文化:从《人权宣言》,法国推崇的是“人权、民主和法治”这些现代文明理念,经过《查理周刊》事件和这次巴黎恐怖袭击事件之后,可能要重新思考这些理念。
王鲲:我觉得可能是基本的理念和现实之间差距的问题。从1789年法国大革命以来,《人权宣言》提出很多价值理念,比如共和国、公民,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理念,但在具体施行的过程中还是存在一种落差。法国没有很好地去奉行它的理念,比如国家对公民的责任。所以才导致了社会上会产生这种所谓不稳定因素的人群,如果它真的实行了平等、博爱,国家的义务,我觉得它应该不至于走到今天这一步。尤其是在很明显的全球化经济过程中,应该说这是理想和现实的一个差距。当然也不能说整个欧洲是因为它原来的文明价值理念导致了今天的问题,而是说它在现实之中往往并没有能够和它的理念朝着同样一个方向前进。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