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设区:子孙后代再也不知道乡村啥样
发布日期:2015-11-25 20:53:12 来源:共识网 作者:赵丹阳 编辑:胡擎银

  环顾时下,“撤县设区”之策正在让我们重回老路。

  据民政部《市辖区设置标准》称,“允许直辖市和地级市设立市辖区,其中市区总人口在300万人以上的城市,平均每60万人可设立1个市辖区。最小的市辖区人口不得少于2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不得少于10万人。对于中心城市郊县(县级市)改设市辖区,须该县(市)就业人口中从事非农业人口不得低于70%;第二三产业产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达到75%以上。改设市辖区的县(市),全县(市)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不得低于上一年本市市辖区对应指标的平均水平。”

  为了早日“达标”,“积极有为”的地方政府们不得不在政治上对农民进行“边缘化”处理,县改区以后,农民既没有享受到“市民”的特殊待遇,也失去了国家给农民的补贴等一些惠农政策,完全成了新一代“赤着脚的市民”!

  还不仅如此,为了看上去有“比迹汤武,庶几成康”的效果,顺便多捞政绩、中饱私囊,有些官员还会招徕本地的“土豪”与外国的“大鳄”一起联袂参演,坑农害农。在此大形势下,“强征血拆”案件此起彼伏、不胜枚举。

  张如琼、宋合义、何志华……这些面对黑恶集团“杀一儆百”之行而殒身不恤的烈士,值得我们铭刻在心!

  三,外资的提前布局与巧妙渗透再掀下岗狂潮。

  最近,中国就业研究所所长的一句话:“中国要准备迎接第二轮下岗潮。”吓傻了各位看官……

  各路网友纷纷就此发表评论:“神马,我刚找了好多关系走了不少后门才让人帮我送进大国企的呢!以为现在国企有保障,怎么可以这样?!”“以为开放了二胎,就可以生老二了呢,这下好了,要是真下岗,老大都要养不起了!”“我还没找到工作呢,下岗潮就来了,泪流满面ing”。

  大家之所以对“下岗潮”这三个字心有余悸,皆因殷鉴不远,令人记忆犹新。上世纪90年代左右,国家启动了国有企业改革,开放企业自主权,弱化了企业党政功能,企业一把手拥有了以前想也不敢想的巨大权力,工人的地位愈发降低,在监督机制缺失的情况下,腐败开始蔓延升级。

  在此情况下,外资伺机而动,暗渡陈仓,与高管同志们频频示好,终致“朋比勾奸、沆瀣一气”的恶局,所有的所谓资产重组、产权改制都围绕增强私有财产弱化集体经济展开,于是下岗分流、买断工龄这些方法开始出现,大批国企职工在没有相应配套社会保障机制的情况下,怀揣几万元、几千元甚至几百元走出了工厂,“只不过是重头再来”。全国先后有2100多万名国企职工下岗。

  然而,“资本”的嗜血无度和不知疲倦是不会因“稍逞其志”而停下脚步的。“它”誓要横行华夏!在以“强化二、三产业为国民经济的支柱型产业”为实质精神的“撤县设区”浪潮下,“它”再次利用起“投注差”流入内地,图谋霸业。

  所谓“投注差”是指外商投资企业投资总额与注册资本之间的差额。

  2013年3月18日,亚洲开发银行发布的报告称:“预计流入中国及其他东亚新兴经济体的资金将出现激增,或将导致重大风险。”

  前年2月,中国实际利用外资82.14亿美元,同比增长6.32%,是连续8个月负增长后首次恢复正增长,这当中就有一份是来自“洋买办”李先生的投资基金。

  当问及境外资金如何进入国内时,李先生没有正面回应。“其实这事完全可以委托给内地的合作伙伴,香港只是跳板,很多资金是从欧美市场募集来的。”对于把资金由西雅图引入中国的小县城,李先生显然非常谨慎。这已是他今年第二度辗转万里。上一次来广东,他为广东博罗县的一个项目注入了3亿元人民币。

  中国经营报记者从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处了解到,不仅是“北上广”,正有大量热钱正通过外商投资公司“投注差”方式流入中国内地的近千个二三线城市。

  据悉,太原市的阳曲、清徐等多个县也有意“万金买高爵”,为了在“撤县设区”预备役中拔得头筹,已经迫不及待的开始向境外“资本”投怀送抱。国有企业岌岌可危!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