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名为“我小叔50岁就已经被社会淘汰了”的词条冲上各大网络平台的热搜榜。发帖人称自己的小叔几乎没有朋友,也从不发朋友圈,很少社交,喜欢独处,每天的生活几乎是两点一线,于是便觉得小叔才50岁就已经与社会脱节,被社会淘汰了。
出乎意料的是,广大网友所持的态度与发帖者却不尽相同。有的认为“不是社会淘汰了小叔,而是小叔淘汰了乱七八糟的社会”,有的表示小叔的生活方式就是自己所追求的,同时还有不少年轻网友自嘲道“小小年纪就被确诊为‘被社会淘汰’”。
站在发帖者的视角上,我们其实不难理解,在当今社会,财富自由、好友成群、活动丰富、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为大多数人所认同。而小叔却几乎脱离了社交,没有几个朋友,也少有娱乐活动,日子好像过成了一天天简单的重复与轮回。在发帖者看来,人是社群动物,在互联网的大背景下,人与人之间联系愈发紧密的今天,小叔“孑然一身”的态度,与时代发展方向相背,与社会主流趋势相悖,从而得出了“小叔被社会淘汰了”的判断。
但是,我们要看到,随着社会的发展以及人们自我意识的觉醒,“无效社交”这一概念逐渐进入大家的视野,我们开始审视自身所面临的各种人际关系,我们开始去判断一段人际关系是否有必要建立,能否得到正向反馈,是否带给自身积极的情绪价值,我们开始以切身的感受为立足点去抉择社交活动,厌弃无谓且繁琐的人情世故,摒弃空洞而虚无的泛社交,让人际交往回归其本质意义。
而小叔的生活方式在某些程度上则符合这一价值选择趋势。小叔觉得同学聚会就是互相攀比、炫耀,阿谀奉承巴结有权有势之人,便从不参加;认为同事聚餐轮流请客吃吃喝喝没啥意思,便能推就推,用省下的钱和家人们好好吃一顿;认定“是你的就是你的,不是你的抢也抢不到”的道理,便在工作中不争不抢,兢兢业业地做好分内之事……小叔的生活方式无疑也折射出其略显 “另类”的人生态度——把更多时间留给自己,做自己生活的主宰者。
网友们为小叔辩护的本质上彰显着人们对另一种不符合所谓“主流”生活方式的理解。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怎样去活着的权利与自由,生活方式的选择并不存在标准范式,无论是选择广结善缘、志存高远,还是选择“茕茕孑立”,随遇而安,这些生活方式之间并不存在孰轻孰重,都应该被平等地尊重,出于自由意志的个性化的选择也不应该刻意被贴上褒贬的标签。正如梭罗在《瓦尔登湖》中所说:“人们赞许并视为成功的生活,也仅仅是一种生活而已。我们为什么要夸赞一种生活,让另一种生活受到排斥呢?”
网友们围绕小叔生活方式的探讨,背后是对多元化生活方式的尊重,对“生活方式自由”的倡导与呼吁。当今社会愈发开放与包容,我们应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只要活得舒服,活得快乐,就是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