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澎湃新闻报道,端午佳节将至,中国消费者协会5月22日发布消费提示,倡导简约消费,拒绝天价粽子,推动粽子回归节日食品属性,回归传统文化本源。
端午节,粽叶飘香,龙舟竞渡,本是承载着家国情怀与文化记忆的民俗佳节。然而,当市场上“天价粽子”以奢华包装、珍稀食材为卖点,将传统食品异化为奢侈符号时,节日的文化本真已然蒙尘。中消协的提示,不仅是对过度商业化的纠偏,更是对传统文化回归本源的呼唤。
古时粽子以糯米、红枣等朴素食材为主,包裹的是邻里温情与家风传承。而今,动辄千元的“天价粽子”食材名贵,往往被镶嵌金箔、搭配名酒、过度包装。这种粽子之所以存在,一方面源于部分商家追逐利润最大化,在节日食品身上寻找营销噱头。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在“面子”的驱动下,以高价商品换取社交资本——这不仅浪费了诸多资源,还为各类贪腐行为提供便利,助长不正之风,损害了传统文化形象。
倡导节俭、反对浪费,要打破这种“以价论质”的畸形价值观。当粽子褪去奢华外衣,回归食材本味,方能真正承载起文化的重量。
重塑节日消费生态,需要多方协力。对商家而言,应以“物美价廉”而非包装取胜,在挖掘传统工艺的同时创新口味,让端午文化和节日食品保持生命力。消费者亦需摒弃“价高即优”的偏见,以理性选择推动市场良性发展。监管部门更需加强价格与包装监督,杜绝过度营销,避免滋生腐败空间。此外,有关部门应积极弘扬端午节的文化内涵,通过民俗活动、教育宣传等方式,让民众在粽香中重温清廉、团圆的精神价值。
粽叶青青,裹住的应是文化记忆与朴素情感。端午佳节的餐桌上,当剥开粽叶,我们看到的应该是屈原笔下“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求索精神,是代代相传的勤俭家风。唯有拒绝奢靡、崇尚本真,才能让端午节的粽香,永远飘荡在文化的清流之中。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