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官本位是如何形成的?
发布日期:2014-10-31 14:40:21 来源:腾讯文化 作者: 编辑:袁啸天

  弱民以后,国君(国家)可以任意驾驭人民,轻而易举地将其装拼到战争机器上,或者成为耕种工具,或者上战场当炮灰。何况,国家还给予丰厚的“军功爵”回报。人民贫弱无力而想翻身,只能靠国家“恩赐”,只能与垄断“利源”的国家进行交易(并不平等),努力种地,拼命杀敌,以此换取权势地位财富等重要社会价值资源。到了后来,尤其隋唐确立科举考试以后,在和平年代,奖励农战换成了奖励读书,为了博得一官半爵,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尽百分百的努力去读书考试。

  这样看,法家之所谓“弱民”其实是为了“用民”,为我所用。弱了才好用,用得顺手,强了就不服从,不好用。在法家眼里,老百姓跟牛马犁耙没有什么区别,无非工具而已。与牛马犁耙这类工具不同的是,对老百姓需要更加复杂的修理、调教、利诱才好用,而一旦修理、调教、得诱好了,其作用则百倍于牛马犁耙。

  从更深的层次讲,国君(国家)弱民的根本目的是打压民间,挤压社会权力藏身的空间。国家权出一门,包揽政治权力,利出一孔,垄断重要自然资源,又一杆子插到底,干预社会生活的每一个领域,控制社会的每一个人,社会中的每一个领域都无法自治,每一个人都无法自主,成为国家(帝国)机器运转的螺丝钉。

  国家侵吞社会权力,将社会主体做弱,弱到社会权力完全无力遏制、抗衡、扭转政府的行为,甚至政府的不法、侵权行为。在这两种权力的博弈当中,政治权力完胜,社会权力输得连底裤都没有了,因为,私人领域是个人最核心的自由与权利,可是政治权力却能深入到私人生活领域(私人生活处处被监视),形成所谓“代表型公共领域”(哈贝马斯语)。这样,政治权力就完成了对社会权力的“吞食”,官本位想不产生都不可能。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