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
发布日期:2022-04-25 11:47:19 来源:北京日报 作者:许倬云 编辑:藤井树

  最近一二十年中,世界各处政治经济局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

  《全球化的裂解与再融合》一书,讨论世界的裂解与融合,我深有感触。每天打开报纸,触目之处,竟可说遍地烽火,狼烟四起,这一地球,几乎没有安宁土,没有清静日。作者讨论的主旨是在最近一二十年中,世界各处政治经济局面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尤其是民族主义问题达到高潮。这一民族主义问题不是肯定自己,而是排斥他人。同时出现的是经济发展的混乱,也使得过去已经维持30多年的供应链几乎处处断裂。回忆当年,大约是1960年以后,世界各地都在讨论全球化。而到今日,在推动全球化发展中,也产生了去全球化呼声,国与国之间的冲突、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显著。

  全球化这一梦想其实与“大同世界”有相当大的不同。在中国文化中,大同世界是无私的世界。20世纪讨论的全球化,则是一个相互依赖的世界。大家相互融合,而不是彼此分割。目前有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贸易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协定,还有就是欧盟从一个产业结合体,演变为一个“欧洲大联盟”的雏形。凡此,都将加速推进全球化的过程。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这种趋势,却被美国的一些领导者悍然推翻,或者主动退出协定,或者干脆废除协定,以至于曾经为了经济秩序而建立的种种约定与布局,正在化为灰烬。

  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西方世界常见镶嵌而罕见融合

  全球化的现象,本来是基于经济资源配置和产品的流通,而构建彼此联结的供应链。如此顺畅推行的全球化,为什么忽然之间又出现了问题?深究其原因,他们的共同特点是唯我独尊。在富有的国家,典型的是“使美国再次伟大”这种口号。而在穷困的地方,则是穷凶极恶地剥削百姓,使其上层比任何阶层都要优越。无论于公还是于私,全球化的梦想被我们抛在脑后。我们面临的是一个分裂中的世界,而且这裂痕一天比一天大,因为美国还在不断制造危机。

  作者特别提出两个陷阱。一个陷阱是经济方面,即不惜破坏全球融合的格局,代之以分裂与混乱,掉入失序的“金德尔伯格陷阱”。另一个陷阱则是所谓的“修昔底德陷阱”,也就是全球掌有权力者,不允许另一个伙伴共享权力。

  本书还特别提到两个名词,一个是镶嵌的格局,一个是融合的完成。这两个名词,其实也代表人类历史上的两种发展形态。我是学历史的,对作者所提的这两种对立的现象,深有同感。因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我们的确可以看到西方世界常见镶嵌而罕见融合。而即使有融合的个例,也会或是毁己从人,或是化他为己。如今,欧洲尽管有一个共同的秩序,但依旧只是镶嵌格局,并不是融合的。欧洲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华夏”方式的“天下”,在不断进行的文化、种族的融合过程中,互相融合为庞大的有机集合系统。

  近年来,美国悍然撕毁各种条约约定,或者努力将原有的合作条约重新签订。要求各国接受霸主的约束指挥,凡参与新订条约的国家要承担义务,只有霸主美国可独享权利。原本似乎正在开展的全球化进程,因为美国一直以“霸主”姿态自居,以至世人终于发觉,全球化不过是一个幻影,其背后仍是“强者为王”的现实。相对而言,在中国历史上,春秋战国的融合过程,何尝不是刀光剑影,人喧马嘶。在春秋战国,经过不断的战争,秦始皇统一了中国。但在这一竞争过程中,各国彼此学习,以至于秦汉统一之前,各国已纷纷实现了内部的郡县制度,也纷纷招纳客卿,借用贤才,为自己服务。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推动“书同文,车同轨”,规划度量衡标准化。出于同样心态,战国招贤纳士的政策,在秦汉帝国发展为察举制,延揽贤良为国家工作。汉代终于将中国融合成一个结实的集合体,华夏世界因而铸造成一个文化与经济共同体。中国的“天下”,其终极境界是大同世界。这种融合的思想,自古贯穿至今。这一核心力量的强大,足以将边陲的文化融合在华夏文化的大圈子之内。大文化圈的增长扩延,也是不断地通过吸收各地乃至域外的文化,使其本体不断变化,终于融合,而不是镶嵌:犹如熬制一锅浓汤,五味调和,而不再顾及其本来成分的味道。相对而言,美国的烤牛排,是肉归肉,配料归配料。美国的沙拉,诸种成分搅和,无非是一盘“镶嵌”菜肴。

  中华文明的智慧

  在近现代医学史上,只有最近才认识到人体各个器官彼此之间的影响。至今还有人执着于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观念,而没有想到要整体考虑这些器官之间的关系。我们不仅应当认识到人体是一个整体,还要认识到世界是一个整体,宇宙也是一个整体。个体不能妨碍全部,而应对全体有所贡献,而且在全体中应当有所约束,而不是一定要取得“第一”的地位。作者这本大作的后半部分,之所以提出了“世界的今天”与“中国的未来”,也许他的想法也是呈现出的西方世界和中华世界之间巨大的差异。在中华农耕文明中,人与人的合作,土壤、空气与生物本身生机的结合,这些因素必须互相配合,才能构成一个鸢飞鱼跃的和谐、活泼的世界。(作者为美国匹兹堡大学历史系荣休讲座教授)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