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的军事造诣到底有多高?
发布日期:2015-12-26 13:35:48 来源:《毛泽东传》 作者:罗斯·特里尔 编辑:胡擎银

  54%的长征者都是24岁以下的年轻人,和他们相比,42岁的毛泽东成了老人。只有4%的人年龄在40岁以上,甚至还有十一、二岁的少年充当司号兵、勤务员、送水员、通讯员,或只是作为一般宣传员。傅连障医生宣称,根据他的判断,在这些天真朴实、血气方刚、出身于农民的长征者中,90%的人没有过性生活。

  最初的失败应归咎28个布尔什维克,而毛泽东不应为此而受责。事实上,毛泽东在党内的影响正在迅速上升。他不可能在一夜之间赢得领导权,但在湘江战役以后的几周时间里,他的威信在稳定地提高。

  他开始用自己的方式制定政策。文件烧毁了,办公用具被扔进深山峡谷;多余的枪支弹药送给当地可信赖的农民;精简了的运输小分队夜间行军,这就不会轻易暴露目标。

  用能打动人心的标语口号向部队解释每一次即将到来的行动,很多村庄都召开群众大会宣传红军的神圣使命并招募新兵,具有文艺天才的战士还给群众唱歌跳舞。这一切都带有毛泽东的风格。

  有一次,一个连队被置于两个很显眼的山头上,故意分散以暴露自己,看上去好像有很多人在那里。国民党军队真的就把这些忙碌的士兵当成了红军主力,被红军窃听的国民党电台发布的胜利消息说:“红军主力已陷人重围。”与此同时,共产党的大部队在背后向国民党军队发起了进攻。

  这种具有浓厚的毛泽东主义色彩的声东击西战术干得漂亮。一位将军回忆说:“整个战役,就像猴子在狭窄的胡同里耍牛。

  这种战术使得红军能够渡过220米宽的水流湍急、恶浪滔天、两岸尽是陡峭岩石的乌江。蒋介石似已觉察出他真正的敌手正在向上游挺进,便飞到贵阳亲自安排20万特别部队,想拦截、阻止红军通过贵州到达富庶的四川。毛蒋争雄的态势由此形成。

  红军占领了富饶的古城遵义。用计之妙使朱毛部队享有魔术师的声誉(红军必须使用这种办法,因为拼凑起来的国民党军队与红军的力量之比是100:1)。

  红军首先占领了遵义以东10英里处的一个村庄,抓获了一批俘虏,这些人对这次谋略的实施有关键作用。红军审讯者轮番劝诱威逼这些俘虏,给他们银元,耐心诚恳地给他们讲“苏维埃道路”的优越性(具有当时特征的中国社会主义)。

  共产党人用这种方法很快就获得了遵义驻军的所有情报,还得到了他们的军服。接下来的一幕与其说属于中国战争史倒不如说属于中国戏剧史。

  当晚,红军伪装成作战归来的国民党军队,他们穿着国民党军服吵吵嚷嚷地向遵义靠近,讲着当地的方言,甚至堂而皇之吹起军号通报他们的到来。在漆黑的夜里,他们和城堡上的守军讲着当地的话,被当作是自家人。他们解释说,连长在和红军的战斗中被打死了。守军还没来得及怀疑,他们便已入城,手中举着刺刀高喊:“我们是中国工农红军!”

  毛泽东睡在当地一个小军阀的一间雅致的楼上卧室里,第二天上午很迟才起床。

  12天来,毛泽东在遍是园林宫殿的美丽城市里,在柔软的床上得到了很好的休息。贵州的大部分地方都被红军从军阀手中“解放”(这是个新术语)出来,红军现已做好了人川的准备。

  毛泽东在遵义也成了中国共产党的领袖。在他得到很好休息的军阀宅院,毛泽东不失时机地召开会议。会上他扭转了由28个布尔什维克当权所带来的局面,并赋予长征以新的意义。

  毛泽东并不操控那归属于他的强大集团,也不属于业已存在的两派:28个布尔什维克和黄埔军校派,周恩来是黄埔军校派中最有名望的。

  毛泽东是一位值得信赖的领袖,因为他与朱德一起在江西的反“围剿”战役中有过辉煌战绩。不过,他的行动之所以成功是因为28个布尔什维克明显地失败了。共产党的一些关键人物看到了这一点,他们随时都会消除对毛泽东的疑虑。

  博古开始在会上作报告,接着是周恩来作报告。然后是毛泽东发言批评最近的军事路线,而王稼祥表示支持毛泽东的立场。

  极为重要的是周恩来后来转向毛泽东这边:“他一直都是正确的,我们应当听从他。”周恩来对毛泽东作了这样的评价,他还让出自己在军事委员会的职位并敦促让毛泽东任军委的指挥。

  周恩来发言后,28个布尔什维克再也没有获得主动权。而且自遵义会议后,周恩来再也没有对毛泽东的领导地位或思想提出过根本性的挑战。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