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培根:教育中“人”怎样被遮蔽?
发布日期:2015-07-03 13:37:59 来源:共识网 作者:李培根 编辑:陈峥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讲到,“意识形态不是什么‘理念的科学’,只不过是特定的人群用来自我辩护的一种虚构。意识形态中概念完全是主观的,都是用来为社会中的统治阶级辩护,因此,任何社会中的支配性政治理念,或者说意识形态,均反映了统治阶级的利益,而且是依据对政治本质的错误诠释。”大家可能会惊讶,马克思对意识形态好像持否定的态度,从字面上看也确实是有这样的意思。一些马克思理论工作者认为,这个是针对旧的意识形态。马克思又说,“统治阶级的思想在每一个时代都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而发展着自己的物质生产和物质交往的人们,在改变自己的这个现实的同时也改变着自己的思维和思维的产物。不是意识决定生活,而是生活决定意识。”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p. 98,73.)

  像中国这样的社会主义国家,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存在有它的必要性。现实中,意识形态领域的确面临一些挑战。教育部门担心西方某些思潮、世俗文化带来的消极影响、社会转型带来的阵痛和纠结等都会对意识形态带来冲击。但另一方面,我们的宣传以及在高校中的意识形态工作,似乎明显夸大了那些问题对学生的影响,我们很容易“泛”意识形态,也就是意识形态化。我在党建网上看到中国社科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任洁的一篇文章(“当前我国意识形态建设面临的六大挑战”),这里摘选几句:“时下正在热议的‘中国模式’,一定意义上是继‘中国威胁论’、‘中国崩溃论’之后的另一种理论陷阱,是西方敌对势力‘棒杀’中国的意图落空后推出的‘捧杀’阴谋。”我们国人一度热衷于“中国模式”,一些提“中国模式”的外国人真的出于对中国的阴谋吗?

  还有,到底应该如何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度?前不久某著名大学党委提出,“要构建中国特色的概念、范式、理论框架和话语体系”。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思考过这些话题,就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看,我认为这24个字、12个词都是很好的,应该说都是一些普遍性的原则。但是真要在现实中把那些普遍性的东西“概念”化、“范式”化未必有好的效果。为什么一定要强调这些普遍性的东西的中国特色呢?任洁也承认,“多元价值取向对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冲击。多种所有制的并存、阶级阶层的变化和利益的分化导致利益主体的多元化,……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多元不可避免。”的确,“多种所有制并存”是党中央根据我国的国情做出的规定,社会上有像马云、王健林这样的资本家老板,这样的现象在我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家里是容许的。利益主体的多元化也是客观存在的。至于担心“多元价值取向”冲击主流意识形态,我们的社会是不是一定需要“一元价值”?我们有没有可能“一元价值”?以我个人的观点,正如前面马克思所言的,统治阶级需要其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来讲,可以有自己的意识形态,但不能被意识形态化。当我们过度地强调意识形态的时候,意识形态化现象存在于我们的教育中,一定是遮蔽人的。

  近一段时间媒体上有一些声音。2014年11月14日,《辽宁日报》:我们用新媒体手段做了调查,结果80%以上的大学生表示碰到过课堂上“爱发牢骚”的老师,对国家和社会的“描黑”让学生们都看不过去。法律、行政管理、经济学等哲学社会科学类课程,尤为突出。(“老师,请不要这样批评中国”)《辽宁日报》文章显然把个别问题普遍化了。另外不能一概把“发牢骚”斥之为“描黑”。还有

  求是网的文章《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难在哪里?》(徐岚,2015年1月24日)批有高校教师抹黑中国。“主流价值观不是仅仅停留在书本上的一行行勒令教师讲授、学生背诵的语句,而要让它变成可以印刻在每个人心里的鲜活形象,让每个人能够心甘情愿地接受正能量的熏陶。”

  我们需要思考的是,究竟要采取什么样的办法,才能使主流价值观鲜活地印刻在每个人的心里?而且是人们心甘情愿去接受的。其实仔细想想这是不可能的,暂且不说每个人的价值观不同,即使真的存在这样科学的方法,也会造成一种思想上的僵化。究竟能不能把意识形态泛化?如何定义主流意识形态?由谁定义?是否由少数人或者部门说了算?是不是要思想一元化?要不要思想市场?存在什么样的“历史虚无主义”?媒体上受到批驳的历史虚无主义,就是指对党的历史功绩视而不见,对党以前的领袖的功绩视而不见。但另一方面,缺乏对过去所犯错误的反省与思考,是不是也是历史虚无主义?还有要不要依法处理相关事宜?意思是说,在面对某些问题时,是依意识形态还是依法来处理?十八大的主题就是依法治国,依宪治国。治理国家要依照法律。对大学中某些人、某些事的处理,是不是也应该依法而不是依其它。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