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权政治:一步一颤走钢丝
发布日期:2016-01-14 22:13:52 来源:《书屋》 作者:鸣弓 编辑:胡擎银

  在君与臣这一对矛盾中,君处于主导地位,“君要臣死,不得不死!”若遭逢嗜杀成性的暴君,臣下更是如临深履薄。前秦厉王苻生凶暴酗酒,滥杀无辜。自以眇目,讳言“残、缺、偏、只、少、无、不具”之类,误犯而死者,不可胜数。或剥人面皮,使之歌舞,临观以为乐。尝问左右曰:“自吾临天下,汝外间何所闻?”或对曰:“圣明宰世,赏罚明当,天下唯歌太平。”怒曰:“汝媚我也!”引而斩之。他日又问,或对曰:“陛下刑罚微过。”又怒曰:“汝谤我也!”亦斩之。一时人情危骇,道路以目。勋旧亲戚,诛之殆尽,群臣得保一日,如度十年。残暴嗜杀,与臣民为敌,导致苻生迅速夸台,把自己玩完。北魏黄门侍郎晁懿死得更冤,他言音类帝,嗓门特像皇上,几可乱真,“左右每闻其声,莫不惊悚”。道武帝对此深感厌恶,便安个罪名将其赐死。

  但若大臣强势,则是另一种情形,不仅可以废立皇帝,甚至可以处死皇帝。东晋权臣桓温废晋帝司马奕为东海王,改立司马昱为简文帝。刘宋少帝刘义符以太子继位,游乐无度,不亲政事,被司空徐羡之等废为营阳王,而后杀之。东魏高澄仗其父高欢余威,执掌国家大权,狂傲目无皇帝。他甚至敢喝斥孝静帝说:“什么朕、朕的,是长着狗脚的朕!”并命爪牙崔季舒揍帝三拳。帝不堪忧辱,常侍、侍讲荀济知帝意,乃与同僚谋诛高澄。澄率兵入宫见帝,指责“陛下何意反?”孝静帝正色曰:“自古唯闻臣反君,不闻君反臣。王自欲反,何乃责我!……必欲弑逆,缓速在王!”过了三日,高澄就幽禁皇帝,烹济等于市。

  王朝末世,权臣秉政,皇权衰微,多见此政治风景。当此时也,所谓皇帝,其实不过是权臣玩“挟天子以令诸侯”游戏的一张“王牌”。如曹操手中的汉献帝、司马昭手中的曹奂,朱温和李茂贞争相劫持的唐昭宗(朱李二人互相指叱对方为“劫天子贼!”)即是。而这种权臣或其继任者往往就是篡代旧朝更立新朝的“开国之君”。死于夺位权臣之手的君王自不在少数:

  三国曹魏权臣司马昭,杀死年仅19岁的魏帝曹髦;前秦龙骧将军姚苌杀死皇帝苻坚,自己做了后秦皇帝;北魏柱国大将军尔朱荣残害了灵太后及小皇帝元钊并文武百官2000余人,尔朱兆杀孝庄帝元子攸;宇文泰毒死北魏孝武帝元修、西魏废帝元钦;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拓跋廓让位于宇文氏,而后杀之,宇文护又毒死周明帝宇文毓;高洋自代东魏称帝,毒死东魏孝静帝元善见;刘裕杀害晋安帝司马德宗,立司马德文为帝,旋径自称帝,废司马德文以棉被闷杀之;萧道成自立为帝,封宋顺帝刘准为汝阴王,旋杀之;南齐萧宝融禅让于梁萧衍,旋被杀;近臣宇文化及是隋炀帝性命的终结者,而鸩杀隋炀帝的孙子泰皇主杨侗的竟是隋炀帝曾经的宠臣王世充;隋炀帝的另一个孙子隋恭帝杨侑,似乎也有被李渊暗杀之嫌疑;朱全忠则灭了唐昭、哀二帝。

  还有一类特别强势的权臣,他们可以流放直至废黜皇帝,可其本人依然谨遵为臣之道,忠于皇室,并无篡逆之心。《史记·殷本纪》载:帝太甲既立,暴虐乱德,于是伊尹放之于桐宫。伊尹摄行政当国。帝太甲悔过自责,伊尹乃迎帝太甲而授之政。汉昭帝卒,无子。辅政大臣霍光立昌邑王刘贺为帝。刘贺一戴上皇冠便露出痞子本相,霍光又把他废了,另立武帝曾孙刘询为帝。三国的蜀相诸葛亮更有代表性。刘备托孤,明确对诸葛亮说:“你的才能是曹丕的十倍,必能安定国家,完成统一大业。我的儿子可以辅佐就辅佐,如果他不成材你就自己称帝吧!”诸葛亮闻言,诚惶诚恐流着泪说:“我一定尽我所能,精忠报国,死而后已!”

  功高震主,很容易引起君臣矛盾。开国元勋以及非常时期的功臣,往往都会面临“功臣困境”:马上得天下的夺权经,必然使得皇帝对握有兵权的功臣“防之如贼”,遑论“与君同乐”,甚者性命堪忧。

  刘邦建立汉朝后,诛灭异姓王韩信、彭越、英布等,开了杀戮功臣的恶劣先例。吊诡的是,刘邦一边屠戮功臣,一边又渴盼“安得猛士兮守四方!”对此,宋张安道作诗予以嘲讽:“落魄刘郎作帝归,樽前一曲《大风词》。才如信越犹菹醢,安用思他猛士为!”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