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可以举一个例子,好像孟子讲的,看到一个小孩掉到井里,我去帮他,这不需要什么“外在”,是不是这样的?这是什么东西?内是什么意思?内,本能,先验的。因为中国人不相信上帝,这个问题就变成,先验是哪来的?
为什么要把伦理跟道德区分,意义就在这里。伦理是指外在的风俗、习惯、秩序、制度,那道德呢?道德就是人的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是建立在自觉的道德心理之上的。道德和法律有区别,法律就是服从,我外在服从,我心里并不服你;但道德不是这样,道德是外在服从,而且是我自发这么做的。
恻隐之心要培养。意志,包括情感本身是需要培养的,所以我讲人性,人性就是要培养人的正面,不要抢别人的糖果,不要抢别人的玩具。
6
离开人类就没有善恶可言
在上世纪50年代,我跟蔡仪先生争论的时候,我也争论过,离开人类没有什么美丑的理念。因为蔡仪的观点是离开人类还有美丑,我讲那不对,离开人类就没有善恶可言了。如果你相信上帝,那离开人类可以有善恶可言。假设你不相信上帝,那我讲我的哲学是“人类学历史本体论”,人类的生存、延续,就是我的至善。
但是这个生存延续,它也是很具体的,它随着时代不同。今天我特别强调,个人存在的幸福是要特别受到重视的。我很反对搞什么纯哲学,有人认为脱离现实的思辨才算哲学,我是不赞成的。孔夫子那些不单是道德玄学,他里面提出很多很深刻的问题,人生意义的问题,他讲到的天道、立命的问题,都是伦理学问题。
7
哲学是多元的
不管是相对主义还是绝对主义,哲学不能让全世界只相信一种。哲学是多元的,不可能也不必要有一种全世界每个人都相信的,那不是哲学,是信仰。我不知道这个算不算相对主义,假设真的是相对主义,危害在哪里?
我认为生活是有进步的,历史是有进步的,道德的进步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当然,现在关于道德有没有进步也是有争论的。说道德败坏,但是道德败坏很早就有了,两千年前就说过“人心不古”。一切精神的东西都是建立在物质基础之上的,我是唯物论者。你看物质世界谈精神,“吃饭哲学”太庸俗了吧?吃饭算什么哲学?我偏偏把吃饭哲学作为一章的题目,我就是讲吃饭哲学,我不认为只有讲精神哲学的才叫哲学。哲学最终还是要归于生活,而不只是纯粹地谈精神。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