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如何才能令当代女性信服?
发布日期:2015-08-17 17:25:02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吕频 编辑:胡擎银

  澎湃新闻8月15日刊登了《只有儒家才能安顿现代女性》一文,文中的受访者蒋庆被称为“新儒家领袖”,要代表儒家向女性发宣言的姿态。这却提醒读者:自我感觉好到这种程度的“领袖”,不会讲求什么“公共理性”——不觉得自己须以理服人。

  若探讨“儒家如何才能令当代女性信服”,在我看来挺有意义,如果能从女性主体的角度考察儒家或其他什么家应该怎样更生进步。不过蒋庆所谈其实是从儒家本位出发的“为什么应该(重新)以儒家治理女性和家庭”。为此,第一他要澄清五四以来对儒家的相关批评。第二他要证明儒家治理会给女性、给社家庭和社会增益。

  为解决第一个问题,蒋庆采用了双重策略,一方面否认儒家主张缠足、纳妾等传统的性别压迫制度,一方面表明缠足、纳妾也没那么糟。“在中国古代,妾虽然不是正妻,但是有法律地位的,是妻的一种,最起码能过上一种稳定而有尊严的正常生活。”“这些所谓美容也对人的机体造成了摧残,但我们现在的新式知识分子为什么不反对呢?他们认为,这是时代的美感与风尚问题,女性有选择处置自己身体的自由,与道德无关。既然如此,都是时代的美感与风尚问题,那么,他们有什么理由去反对裹足呢?”

  为解决第二个问题,蒋庆祭起性别本质主义:“男要遵从男的理,女要遵从女的理,男女夫妻各自都要按照自己在社会关系中的不同名分生活。”“做好女儿、好母亲、好妻子是女性的自然属性与家庭属性的必然要求,是衡量中国女性生命意义的最基本的价值依托,因而是中国女性成就感与归属感的根本所在。至于参加社会的公共生活,做一个成功的职业女性,则不是对中国女性的必然要求,更不是中国女性生命意义的最基本的价值依托,自然也不是中国女性成就感与归属感的根本所在。”

  然而蒋庆的BUG也就这样暴露了。第一个BUG是,在历史,他没有勇气和良知去面对儒家治理对女性犯下的罪过。用当今男人有“包二奶”、“女人有整容”为缠足和纳妾辩护,不仅是低劣辩术,更是公然的不诚实。儒家鼓吹、制造和维持男尊女卑的历史,隔了一百年就想翻案未免太早,记忆就够让女人不再信任儒家,就算她们有一万种不争气,也不至于想退回到缠足年代。在女人面前儒家历史是负资产。既然如此,若试图重张儒家统治合法性,明智的策略应该是切割,至少回避历史的这一面。但貌似儒家们却总是在坚持为黑历史辩护。为什么?或许因为他们根本没办法向前走。缠足纳妾只是表征,若男尊女卑被设计成体制的内在秩序,所谓“纲常”的不可被拆解的筋骨,怎么可能抛弃。

  从历史到当下,蒋庆试图将他所固守的传统性别秩序本质化、自然化,“根本”、“必然”、“基本”……他对女性命运的指认就是这么笃信,然而这是一种毫无论证的自说自话、循环播报:因为女人本来是这样,所以女人理应是这样。但所谓“自然属性”云云从何而来,又是如何男女不同的,却没有说明。

  性别本质主义的“男女有别论”是性别歧视实践的话语温床,并庇护后者逃避辩驳。争议最终将归为一点,即:要不要女男两性的多元发展与自由选择?蒋庆的回答其实是:不要。他尽其所能反对妇女解放。

  在当今各种“主义”当中,儒家是挺爱指点女人的一种,其他高大上的“主义”对女人多无视。因为儒家从来都是要管制私领域和讲求道德秩序的,女人的位置与义务履行对它的社会设计很重要——设计一种全面控制的社会秩序并将之论述得理所当然,这是多么愉快和傲慢的工作。控制性的秩序必然分等级,因为要通过令人们自相倾轧来维持运转。“三纲五常”云云,过去曾经成功贡献于秩序,因此今后也应维持,所以不惜欺负女人。前提还是看准女人好欺负。所以自我感觉这么好的儒家,再三挑衅女人,奇葩言论何止这一则,或许也是借机刷话题。

  另一面是他们恐惧女人,就像恐惧同性恋者。“厌女症”作为一个源自心理学的术语,刻划某些男性对女性不可掌控的生命力量的恐惧,从性欲开始。顶着做“儒者”的风度,对女人之不守规矩的评价,还是委婉的,即使心里想诅咒。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