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德智:死亡与人生
发布日期:2014-06-03 09:51:53 来源:爱思想 作者:段德智 编辑:

  --------------------------------------------------------------------------------

  [①] 参阅陈中华主编:《脑死亡:现代死亡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年,第25—32页。

  [②] 魏源:《老子本义》。

  [③] 龚自珍:《龚自珍诗选》,郭延礼选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9年,第195页。

  [④] 老子:《道德经》,第33章。

  [⑤] 《中庸》,第20章。

  [⑥] 孙武:《孙子兵法》,赵国华注说,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08年,第105页。

  [⑦]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陈嘉映等译,北京:三联书店,1987年,第291、292页。

  [⑧] 同上书,第294页。

  [⑨] 同上书,第302页。

  [⑩] 同上书,第294页。

  [11] 同上书,第310页。

  [12] 同上书,第281页。

  [13] 《孟子?离娄章句上》。

  [14] 冯友兰:《一种人生观》,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第32页。

  [15] 见《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16] 司马迁:《报任安书》。

  [17] 胡适曾于1919年2月15日在《新青年》上发表过一篇题为《不朽——我的宗教》的文章。他正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了他的“社会不朽论”的。

  [18] 老子:《道德经》,第51章。

  [19] 胡适:《不朽——我的宗教》,《新青年》,1919年2月15日。

  [20] 参阅张广智、张广勇:《史学,文化中的文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第408页。

  [21] 谈雪:《浅析苏联解体后俄罗斯社会对斯大林态度转变》,《大观周刊》2011年第26期。

  [22] 见司马迁:《报任安书》。

  [23] 王国维:《人间词话》,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9年,第11页。

  [24] 同上书,第14页。

  [25] 同上书,第27页。

  [26] 参阅《五灯会元》,卷17。

  [27] 参阅冯友兰:《新原人》,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第43页。

  [28] 同上书,第43—44页。

  [29] 同上书,第50页。

  [30] 同上。

  [31] 参阅《孟子?尽心上》。

  [32] 冯友兰:《新原人》,第50页。

  [33] 同上书,第49页。

  [34] 庄子:《庄子》,安继民、高秀昌注释,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6年,第66页。

  [35] 同上书,第72页。

  [36] 《西方伦理学名著选辑》下卷,北京:商务印书馆,1987年,第11页。

  [37] 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纽约,1962年,第373页。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025-84707368。

发表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